前言: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在推进人文医院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助力“美丽医院”建设。“医以济世、文以化人”——重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寻访展示活动已启动,本期对话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党委书记毕恣,共同分享医院人文建设的实践探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党委书记毕恣。
问:医院文化在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在推进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做法?
毕恣: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传播人文理念,培育医者仁心,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涵养职工,医院党委着力打造具有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简称“五术”并育)的医务人员,使他们既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既要善于与患者沟通,又要给患者提供温暖的就医体验,实现医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服务患者,医院党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安全、自律、信任、利他”的文化主题,倾力解决患者的急难愁盼问题。设置“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办理”“一链办结”,致力于服务提质、办事提速,最大限度地为服务患者提供便利。以患者的诊治需求为导向,确立了亲情服务、规范服务、文明服务、高效服务、感动服务等服务标准,让患者治疗期间少走“弯路”,实现技术与服务双轮驱动式发展,延展辐射半径。
播种未来,医院党委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落实“文化育人”根本任务,连续开展四届的“我做小医生”公益科普体验活动,汇集医学专家、一线教师等在健康科普领域有着专业实践经验的医务工作者,依托院内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和重庆医科大学生命博物馆等平台,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医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旨在培育未来的医学人才。“我做小医生”公益科普体验活动现已成为医院特色人文品牌活动,深受中小学生及家长们的喜爱。
问:在医院文化发展过程中,环境文化是首要的硬件要素。优美的人文环境作为医院形象中的一项重要组成,也是助推人文医院建设的重要抓手。医院如何将环境文化融入医院文化?
毕恣:医院党委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精雕细琢,将人文理念融入到医院发展建设的各个环节,力求全面提升患者看病就医体验。精心设计推出医院卡通形象“希弟、芊妹”、院歌《温暖的心》等一批文创产品,打造医院专属IP;通过书香医院——有声图书馆、彩色步道、专家长廊、荣誉墙等文化建设项目,多视角展现医院之美;通过环境绿化升级、标识系统改造、智慧信息平台运用及缓解停车难问题等举措,倾力打造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的“三美”医院。
问:医患关系始终是医疗系统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品牌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毕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患者对健康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崇高的医德也是医患相互信赖的重要条件。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院党委多措并举,架起了医患沟通、相互信任的桥梁。
一是丰富沟通渠道。紧跟全媒体时代特点,打造了医院官网、抖音、视频号、微信公众号以及16个科室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联动的融媒体矩阵,通过优质科普宣传、网络直播、在线答疑等方式,第一时间传递健康科普知识,拉近与患者的距离。
二是弘扬高尚医德。讲好身边故事、传播好声音,大力宣传医务人员敬业奉献、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区域影响力、美誉度,也使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黏附度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做实人文品牌。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患者的满意是医务人员是不懈的追求。通过开展医护人员沟通技巧培训,公休座谈会,孕妇学校,亲子课堂,为患者过集体生日,为贫困患者送温暖等活动,切实让来院就诊的患者拥有如沐春风的就医感受,更加舒适的就医体验,让人文品牌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推行人文公益。群众有需求,医院有行动。如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纵向延伸护理服务的时间,横向拓展护理服务的层次,以满足患者自医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后的健康需求。同时,围绕“三八”妇女节、5.12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卫生健康日,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健康讲座、送医赠药活动,将健康知识、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丛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