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专题询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为应对疫情国家和重庆市出台了若干金融扶持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但是,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政策很好,但获得感不强。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破解?
在14日上午举行的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毛玉树对市金融监管局进行询问。
市金融监管局局长阮路介绍,截至11月末,重庆市贷款余额达到5万亿,增长了7%。货币政策工具精准直达,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290亿,占到全国的3.9%,投向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797亿,增长35%。当前,从银行端来讲,主要的问题不是资金不够,是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从融资结构来看,全市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增长了19.4%、16.8%、11.4%、11.5%,也就是说在总量增速放缓情况下,全市信贷结构在优化,薄弱环节、重点领域贷款增速起来了,明显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从直接融资角度来看,今年也放量了,目前今年已新增上市公司7家,都是民营企业,新三板民营企业4个,IPO及再融资增长30%。
阮路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金融局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都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若干政策,核心是不抽贷、不断贷,展期延期,降费让利。全市金融机构办理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936亿。全市企业贷款平均利率由上一年的4.6%降到4.1%。
从融资环境上看,今年推进数字化融资平台,为6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超过700亿。加强金融政策宣传解读,开展2000多次政策宣传活动。
对企业反映的融资难问题,阮路介绍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银行基于风险偏好和内控管理,往往强调担保抵押,对缺乏抵质押物的小微企业来讲就面临着“不敢贷”,传统信贷技术难以精准识别企业风险“不能贷”,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很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远远低于中大型企业。
二是企业自身财务数据不规范,有效信用不足,可预见的现金流不多。
三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股权融资明显不足。
阮路表示,下一步,将精准推动政策落地。中央的政策落到地方以后需要督导,需要精准滴灌和直达快享,陈鸣波常委、副市长带领我们成立了专班,督促金融机构坚决落实到位,不抽贷、不断贷,应贷尽贷、应展尽展。
此外,实施融资畅通专项行动。拓展融资渠道,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动产质押做起来,推进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贷款,用好企业周转贷款资金和区县首贷续贷中心,扩大政府性担保覆盖面,对银行工作人员尽职免责给予支持,同时帮助企业规范财务信用建设。
同时实施拓宽直接融资专项行动,把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平台打造好,既解决企业股权登记问题,还解决企业股权质押贷款问题。(记者 王玮 赵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