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聚焦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重庆高新区以“新智慧教育”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11月26日,首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通过线上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教育、科学、艺术、企业的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全国各地30位教育局长在线分享创新经验,破解教育发展难题。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新智慧教育”的实践探索》入选“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名单,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工委书记、公共服务局局长周文杨受邀参加论坛,在“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分论坛上作发言,分享了重庆高新区的创新经验。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工委书记、公共服务局局长周文杨受邀参加论坛。

  据悉,教育局长高峰论坛是以地方教育局长为主,集改革协作、成果交流、学术研究、宣传推广、咨政建言为一体的公益性、学术性平台。该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协同66个市、县(市区)教育局(教委)发起,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分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协办。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推动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新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战略机遇,围绕“科学之城·创新高地”区域发展总体定位,确立了“科创高新·智慧教育”的发展理念,以“新智慧教育”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工委书记、公共服务局局长周文杨发言。

  何为“新智慧教育”?它与传统的智慧教育有什么区别?周文杨表示,“新智慧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态系统,是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之间的高度统一,是全系统升级、全技术迭代、全要素融通的教育新样态。它是系统的,而不是单一的;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是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

  其中,人的智慧化就是指教育场景中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参与者,运用教育智慧,赋能自身和他人智慧生长;技术的智能化就是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环境,赋能教与学的变革;生态的协同化就是教育涉及的人、技术、环境等全要素高度协同,构建育人新生态,赋能教育大发展。

  那么,“新智慧教育”在重庆高新区是如何落地实施的?周文杨介绍,高新区确立了“新智慧教育”实施的“五五策略”,通过“五高”要求推动、“五主”协同联动、“五智”引领带动、五大行动驱动、五项改革撬动,全面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五高”要求为:高点定位、高位谋划、高端嫁接、高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五主”协同为:校长是“主心骨”、教师是“主力军”、课程是“主载体”、课堂是“主阵地”、学生是“主人翁”;“五智”引领为:实施教育“十百千万”工程,打造10所智慧学校、选树10名智慧校长、培育100名智慧名师、构建1000堂智慧优课、培育10000名智慧之星;五大行动为:学前普惠行动、小学攻坚行动、初中振兴行动、高中登峰行动、职教双元融通行动;五项改革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变革。

  其中,周文杨重点介绍了“新智慧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五项改革”,并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汇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构建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发展矩阵;深化教育管理改革,积蓄教育发展的内生动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等五个方面,做了深入阐释。

  两年多来,重庆高新区以“新智慧教育”为抓手,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全国体育、科创等特色学校18所,师生获国家级奖项及荣誉称号200余项,13项发明成功申请国家专利,教育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实现了从“老旧破”到“高大上”、从“低水平”到“高质量”、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

  周文杨表示,重庆高新区将在“新智慧教育”的路上继续探索前行,期盼一群智慧的校长,在智慧的校园里,带领着智慧的教师,运用智慧的方法,构建智慧的课堂,与智慧的家长一同,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创新能力、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慧之星。

编辑: 蒋玲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1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