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大渡口:多维发力促“双减” 教育提质见成效

  学校放学后的课后服务项目更丰富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提升了……

  “双减”政策落地近一周年以来,发生在大渡口校园内外的一系列变化让人欣喜。

  大渡口区教委践行“多维一体,教育大渡”区域教育发展理念,向着办“有品质、有内涵、有情怀”的大渡教育目标,多维并进、多方联动,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在“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中书写出教育民生的最美注脚。

  减负担 提质量

  做好教育教学“加减法”

  2021年,大渡口区7节课例获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30节课例获市级“基础教育精品课”;5项成果获得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透过大渡口区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教育成绩,足见“真功夫”。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大渡口区将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推进“双减”的起始点、关键点,拿出系列实招,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层面着手,持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行动研究。据悉,全区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教育部和市教委制定的课程设置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区教师进修学院制定《中小学校高质量课堂建设行动方案》,落实“新教学六认真”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学校制度化开展校本教研,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好校本特色课程,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课上做质量加法,课后做负担减法。多样态提高学科作业设计质量,是大渡口区把握“双减”关键环节,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的又一重磅举措。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是及时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手段,看似‘小作业’,后有‘大文章’。”大渡口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

  大渡口区成立作业与课后服务研究组,教师进修学院牵头推进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落实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督促全区学校控制作业时间,基本实现课后作业不出校门、不进家门。

  2022年,大渡口区开展作业设计评选活动,共形成587项作业研究和设计成果,在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精品作业设计66个。

  作为重庆市课后服务试点区,大渡口区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出“5+N”“4+1”“无作业日”课后服务模式,即“五育并举”辐射培养N种兴趣、4天常规辅导+1天社团活动、“无作业日”等模式。

  据统计,2021年9月以来,区内32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各学校增设合唱、舞蹈、田径、球类、书法、美术、剪纸、贴画、拳击、科技等近30个种类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39578人,参与课后服务38376人,占比达96.97%。

  聚合力 强监管

  打好减负提质“组合拳”

  一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大渡口学生家长感叹大渡口区将“双减”工作做到了家长们的心坎上。

  家长开始“依法带娃”,但怎样才能与学校更好配合?培训市场“大洗牌”,家长该如何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兴趣选择?针对家长们最关切的问题,大渡口区用实实在在的有力举措,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更好发挥家长“同盟军”力量,大渡口区通过举办家庭教育“云课堂”、组建“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宣讲团、开发家校共育课程资源,提炼编印了《“双减”背景下大渡口区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优秀工作案例集》,向全区推广辐射,促进“双减”等政策有效落实。

  同时,启动“有义方·大渡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建设,创建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实践学校,培训教师、家长1万余人次,举办5期“五项管理·义渡会客厅”,网络互动参与达110万余人次,切实提升家校共育水平。

  针对家长们关心的校外培训机构问题,大渡口区建立由区政府办牵头的民办教育联席工作制度,强化精准摸排、动态监管,增强执法力量。

  2021年以来,区教委与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消防支队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办学行为集中专项执法检查,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350余次。区教委对所有机构完成3轮全覆盖检查,并严格按照要求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特别是对教师资质、学科信息备案、场地安全等方面严格审核。

  2022年,大渡口区校外培训机构第三方预收费监管平台投入使用,实现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监管。截至目前,区内34所培训机构已获得民办教育许可证,其中,26所培训机构已入驻平台,监管培训费160余万元,最低余额保障金673.3万元。

  改评价 严督导

  用好教育发展“活杠杆”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评现场摆满了各种游戏道具,学校以“劳动渡心 创见未来”为主题进行“无纸化”测评,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游戏闯关”,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在游戏中就完成了考试。

  一年来,像双山实验小学一样有趣、有“料”的创意评价方式在大渡口区遍地开花。

  “繁花盛开”的背后,正是大渡口区以教育评价与督导切实推动“双减”落地落实的“用心耕耘”。

  回看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实施,为转变育人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是撬动教育质量提升的‘活’的杠杆。它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社会教育观念的形成,也影响家庭的教育选择。”大渡口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唯有牵住“教育评价”这个“牛鼻子”,“双减”才能真正达到既减负又提质的目的。

  据悉,大渡口区将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细则中的评价点转化为66个更符合大渡口区情的可测可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观测点,形成学校办学质量标准,配套相应的测评工具、评估平台、素质教育监测评估数据库,并由12所项目实验学校逐步走向区域全覆盖实施。

  针对区域教情学情“量体裁衣”,大渡口区出台《大渡口区中小学校办学质量标准》、评价指标及操作指南,破除了对学校、教师、学生唯“分数”和“升学率”来进行评定的固有思维,从评价层面逆向促进“双减”落地。

  “我们对中小学作业现状、课堂教学现状、课后服务现状、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等方面开展了专项调研,修订了《大渡口区教育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案》,并将作业减负、课后服务等内容纳入其中。”大渡口区聚焦“双减”关键环节,让督导“长牙齿”,让落实有“力度”。目前,大渡口区已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和督导保障机制,有效促进学校改进办学行为,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回荡在校园上空的笑声,洋溢在家长脸上的笑脸,成为大渡口区落实“双减”最有说服力的“奖章”。一派好风景,一个好未来,有品质、有内涵、有情怀的大渡教育正在一步一步从愿景走向现实。

  朱朝燕 覃燕 图片由大渡口区教委提供

编辑: 陈雨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