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科技正在“改造”传统博物馆,到三峡博物馆感受时空跨越

  “鸟型尊太萌了,放大了看,它的嘴巴真的像鱼,身子像鸽子,脚呢又像鸭子,我喜欢,点赞!”8月10日上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多媒体互动展示“魔墙”前,小学生刘煜好奇地点开了鸟型尊图片,通过像素极高的大图,他对文物说明里描述鸟型尊的“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等特征,建立起更深刻的印象。

  这扇“魔墙”约有十余平方米宽,它是三峡博物馆近年来在智慧服务探索与实践中带给观众的一项创新体验。全高清触控大屏构成的墙面上,是不断变化和滚动的馆藏精品图片。它支持多人同时查询。看到感兴趣的文物,观众只需轻轻一点,就能获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3D数据等相应信息,轻松掌握文物的“前世今生。”

  “我们认为,理想中的智慧博物馆,应该是有生命的,会思考、能学习,更重要的是拥有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开放、共享、互动。”三峡博物馆文物信息部副主任赵卓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科技发展正在“改造”传统博物馆,现代信息技术让博物馆可以更加智能地实现历史与未来的跨时空对话,文化基因也得以更好地存续。

  除了酷炫的互动“魔墙”,《壮丽三峡》展厅的三峡大坝数字沙盘前也吸引了众多观众。赵卓介绍,三峡大坝数字沙盘是基于卫星地图和实景照片的基础上进行的等比例3D立体模型的还原,是对三峡的古往今来和昼夜变化的数字化实景还原。通过沙盘,观众不但将三峡的壮阔雄奇尽收眼底,也对三峡大坝的工作流程有了感知。

  对于渴望来博物馆获取更多知识干货的观众来说,三峡文化知识图谱展示互动大屏一定不能错过。它是三峡的建筑、诗歌、书画、考古等等多个领域的数据集合,但又绝非简单整合,它在文博专家、文史学者的论证基础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有机串联,最终在知识图谱技术成果上构建起了互动多媒体现场展示终端。“有了它,观众可以在逛博物馆的同时更深入了解三峡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关系链,立体多维度展示的三峡文化知识图谱让三峡文化更为直观,智能化让知识体系更好地构建,也提升了观众的文化获得感。”赵卓说。

  在《重庆·城市之路》展厅,混合现实技术(MR)还能帮助观众穿越时光。只要戴上这个MR眼镜,观众就会仿佛置身于晚清时期的《增广重庆地域全图》里,一览100多年前以渝中半岛为中心的重庆城市布局。轻触手柄,还能穿梭于古朴的街道,流连于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这份晚清地图包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都能经由MR技术被更直观呈现。

  “事实上,就智慧博物馆建设来说,最能让普通观众有体会的可能是我们馆的的藏品数字化采集工作,目前,我们的11万套28万件馆藏文物都有了高清图片,其中2000多件/套文物还实现了三维数字化采集。2020年,全部馆藏文物数字资源在官网公布后,观众不用走进博物馆就能观赏文物。特别是经过三维处理的文物,过去趴在展柜玻璃上都不一定看得清的铭文、纹饰,点点鼠标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赵卓表示,自己是考古学出身,之前工作主要是文物保护,调入文物信息部快两年了,他愈发深刻体会到技术正在改变博物馆,“博物馆突破了时空限制,更加生动、可亲,观众逛博物馆的形式得以扩展,我相信未来智慧化还能让博物馆走得更远。”

  重庆日报记者 赵欣

编辑: 韩梦霖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906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