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给药是通过雾化器将药液分散成微小的雾滴,随呼吸进入儿童呼吸道及肺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药师邓冬梅介绍,在很多家长心中,认为雾化给药就是一种“完美”的给药方式,然而却不知道其中还有很多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孩子咳嗽,给开个雾化吧,娃儿好得快一些,还方便”。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是由于炎症、异物等各种原因刺激气管或支气管引起的。事实上“咳嗽”症状能通过“雾化”缓解或控制的并不多,特别是流感、普通感冒、感冒后咳嗽等并不都适用雾化治疗。邓冬梅表示,不是咳嗽就需要 “雾化”治疗,雾化主要适用于伴有喘息或咳痰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咳嗽症状的好转需要一个自然过程,超过50%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自然持续时间会超过10d,10%会持续25d。您需要观察和等待,或者就医,不盲目给孩子雾化治疗。
误区二:“邻居家孩子咳嗽后雾化治疗后就好了,我们也用一样的药雾化吧”
邓冬梅介绍,雾化治疗只是一种给药方式,是通过不同药物起效的。临床上常见的雾化用药包括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等。单纯的急性咳嗽不需要常规祛痰,也不需要常规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医生会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适宜的治疗方式和治疗药物。
此外,同样都是咳嗽,由于病因不一样,治疗方式和治疗用药是不一样的,不要因为仅仅是“雾化”治疗,就复制粘贴其他患儿有效的治疗药物处方。
误区三:“雾化药是激素吗,用了会不会影响孩子身高?”
邓冬梅表示,用于雾化的糖皮质激素有一个专用名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它是治疗成人及儿童气道急、慢性炎症的常用药物,比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可用于4岁以下儿童,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适用于4-16岁儿童。
邓冬梅提醒,雾化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由于主要是在局部吸收,总体安全性好,但仍可能产生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家长在雾化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情况,如出现急剧频繁咳嗽及喘息加重,应放缓雾化吸入速度去观察;如出现手足抖动、震颤等不适,或立即停药,立刻告知医护人员。
使用雾化给药有讲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雾化前半小时避免患儿过度进食;2.雾化治疗前尽量充分清理气道分泌物;3.雾化时确保患儿脸上未涂抹油脂;4.患儿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的姿势;5.雾化结束后应及时洗脸和深部漱口。(项江韵 张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