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1月30日电(韩梦霖)重庆近几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效?30日,在中共重庆市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建国介绍,近几年,重庆市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董建国介绍,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迈上了2.5万亿元的台阶,在疫情挑战下,实现了3.9%的经济增长,增速居全国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6.2%,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
在创新发展方面,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中共重庆市委谋划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深入实施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重庆人才工作,加速打造“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近几年,重庆市数字经济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更加强劲。
在协调发展方面,以区域、城乡为重点,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省一起建立四级合作机制,召开3次川渝党政联席会议,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毗邻地区的功能平台持续推进,成渝中线、成达万高铁等67个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提速推进,210项政务服务事项加快实现“川渝通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一区”做大做强、“两群”做特做优,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逐步向农村覆盖。
在绿色发展方面,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聚焦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持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河长制、林长制、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重点改革取得突破,中心城区列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广阳岛片区成为长江上游首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力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重庆发展主基调。
在开放发展方面,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让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东西南北四向联通、铁公水空四式联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融合的通道体系加快完善。开放通道持续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班列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开通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27条。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平台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集聚了全市外贸进出口的80%、外商直接投资的60%。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出口保持高位增长,在渝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12家,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重庆英才大会等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共享发展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让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滚动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等重点民生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18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动态识别的190.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经济增速,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城镇新增就业保持65万人以上。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逐年递增,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社会事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