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万盛:绿色化智能化赋能工业转型

  原标题:产业转型做“绿色”文章 实施技改降本增效

  万盛:绿色化智能化赋能工业转型

  浮法玻璃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片片高档汽车玻璃不断下线装箱。(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曹永龙\视觉重庆

  半导体工艺新型高基频超小型频率元器件,被誉为电子整机“心脏”。随着惠伦晶体(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伦晶体)元器件项目一期投产,这样一款高精尖产品,已经在万盛经开区实现量产。

  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万盛经开区逐步摆脱对煤炭采掘的依赖,重点围绕绿色工业做文章,既布局一批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同时对玻璃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智能化技改升级。绿色化转型激发新活力,智能化改造培育新动能,万盛经开区走出了一条破茧成蝶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2017年以来,万盛经开区的38个地方煤矿和国有煤矿相继关停。如何实现工业从黑色到绿色、从单一到多元的跨越?万盛经开区提出,以新能源及储能、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精细化工等产业为抓手,进行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

  围绕全市“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万盛经开区抢抓机遇,近年引进了多个智能产业项目,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包括位列国内第一、全球第四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珠海冠宇等。

  这批绿色工业龙头企业的引入,不仅提升了万盛经开区产业升级进度,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十三五”时期,万盛经开区累计引进冠宇电池、川东化工等工业项目157个,截至2020年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20亿元;工业增加值从“十二五”末的52亿元增长到85.8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40.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由“十二五”末的3%提升至31%。

  当前,围绕自身优势产业,万盛经开区正在培育创建“重庆市玻璃特色产业示范园”等多个产业平台,进一步推动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改造为生产注入“智能因子”

  走进位于万盛经开区的重庆万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浮法玻璃)生产车间,只见众多机器人挥舞手臂上下翻飞,轰鸣声不绝于耳。

  “近年来,企业每年都会投入5000万元实施研发和技术改造,让生产环节有更多‘智能因子’,预计今年产量将比去年提高20%以上。”该企业负责人说。

  在万盛经开区,像浮法玻璃这样,“扎根”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改造的企业还有不少。

  今年1-8月,万盛经开区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总投资比重达到59%,位列全市第一。目前万盛经开区正以新经济产业园、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等为载体,加快推进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计划到2025年,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40%。

  执行链长制为产业链“补链成群”

  伴随着产业转型,万盛经开区管理者的思路也在转变。今年以来,万盛经开区领导班子成员都有了一个新身份:链长。

  这一新身份的背后,是万盛经开区一整套制度设计——围绕玻璃、能源、天馈线、锂电、电子元器件、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镁铝合金及两车配套、储能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梳理出10条产业链,由区主要领导任“总链长”,各分管区领导任“链长”,各产业链牵头单位成立工作专班,按照10个产业链图谱,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培育升规、道路交通等企业的“难点”“堵点”,为多条产业链“补链成群”。

  通过实施“链长制”,万盛经开区一大批企业发展劲头更足,发展势头更好。今年1-8月,万盛经开区为福耀玻璃、多普泰制药等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419万余元,帮助争取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资金1570万元。

  万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整合多个部门、多项政策资金,设立金额高达1亿元的资金池,对企业创新进行奖励,力图让“每个企业都有创新活动”。该区还提出,“十四五”时期,他们将再造一个万盛工业,建成为渝南黔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工业创新发展高地。(记者 夏元)

编辑: 葛琦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5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