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2月29日电(李海岚)12月29日从渝北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渝北区在数字乡村建设上进行了多方位探索,力争到2025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5%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亿元以上,让人民群众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渝北区区长廖红军介绍,2020年10月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以来,渝北区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推进、共治共享,实现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治理统筹发展,在2021年阶段性评估中,取得了全国第二、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渝北区洛碛镇大天池村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新华网发
在夯实乡村数字基础方面,渝北区布建乡村5G基站约1700个,建成互联网小镇8个,实现农村重点人居聚集区光纤、4G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广大农民用网触网更加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与网民分享乡村美食、美景和日常生活。
在优化信息服务方面,打造区镇村三级智慧物流网络体系,益农信息合作社、邮政服务点、电商服务站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农村电商产业园、“御临风物”电商馆,培训“乡土网红”3000人次,带动全区2022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2亿元。
渝北区兴隆镇智慧种苗工厂。新华网发
同时,渝北区注重用数字赋能乡村经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丘陵山地“宜机化”整治8.7万亩,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个;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大盛镇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智化无人果园,多功能施肥机、无人机灌溉等一批智能化新农机让广大农民告别“肩挑背磨”的历史;建成重庆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智慧种苗工厂等一批示范基地,培育规上农业加工企业22家,建成中药材、杨梅等农业加工线58条,构建起“科技园区+科研院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链式发展体系,2022年农业科技园区总产值达143.6亿元,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
此外,渝北区还在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数字化探索。打造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2300余个事项进驻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行政村政务服务代办点全覆盖,政务、财务网上公开比例达100%,镇街一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比例达99.3%,“家门口”的数字服务让农村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逐步成为现实。还依托“积分制”管理平台,抓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木耳镇金刚村、兴隆镇新寨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