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北 率先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 为乡村全面振兴“添颜增色”

  改造后的复盛镇华山村乡村美景 摄/李显彦

  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如今干净又整洁;曾经破乱不堪的农家庭院,如今花草树木精心装点。清除垃圾,铲除积垢,栽树种花,改水改厕,农房改造……随着农村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的持续推进,如今的江北,乡韵悠悠,村风融融,如诗如画。

  近年来,江北区把率先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着力改善农村面貌、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提升辖区各村镇的颜值,绘就了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乡村新图景。

  打好“底色”

  全面治理让村容村貌整体跃升

  今年5月,江北区复盛镇最后一户居民刘万芬搬进了改造完工的新房,为复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刘万芬家情况比较特殊,在改造前期便发现存在户籍和房屋不匹配的情况。我们本着不漏一人一户的原则,积极与村民进行沟通,讲解相应政策。如今她家顺利完成了房屋产权的认定,住进了改造后的新房。”复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刘万芬住进新房只是江北区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一个缩影。在五宝镇陈家湾,改造后的农房白墙黑瓦;在鱼嘴镇井池村,秀丽的院落鳞次栉比……多点开花的改造升级也折射出江北区推动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的匠心独运。

  据了解,江北区围绕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目标,已经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近2亿元,从“五沿”“五清”沿线到全域整治,合力共推,以“村为单位、户为单元”开展危旧房及农房风貌改造,让村民从“忧居”到“安居”、从“旧居”到“美居”。

  目前,江北区已完成农房改造1800余栋,建成鱼嘴镇井池村、复盛镇华山村、五宝镇陈家湾、王家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农村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全区所有农村房屋应改尽改、愿改尽改、能改尽改。

  擦亮“成色”

  探索农村厕所革命“江北模式”

  家居碧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如今,江北区五宝镇王家湾村民王怀路由衷地感叹生活越来越好。

  “不仅村里环境更美了,生活也更加便利。”他说,出了家门,清澈的河流、干净的街道,进了庭院,鲜花盛开,蔬菜满园,自来水畅,“尤其是新建的厕所,干净又安全,用起来格外舒心。”

  打好美丽乡村“底色”,更好擦亮美丽“成色”。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也在扎实推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江北区始终把改厕工作当作重大的民生工程,坚持质量优先、优化模式、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对改造的农村厕所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区农村厕所无害化率达到90%以上,所有化粪池容量等建设标准均高于市级要求。

  厕所要改,污水也要治理。

  为此,江北区因地制宜在农户相对集中居住区均全部采取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方式,新建或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85%以上。同时,江北区持续开展“三清一洁一改”行动,组建“户投、组清、村集、镇转、区运”的垃圾治理模式,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垃圾收运模式,通过强化保洁、规范清运、分级监督等措施,垃圾治理率达到100%。

  增添“亮色”

  助力实现“美丽乡村”蝶变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已是江北区乡村美丽风景的真实写照,真正地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让美丽家园更富魅力、更有温度。

  今年,江北区完成30公里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正在推进实施19.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当地群众出行更加便利。鱼嘴镇井池村、五宝镇马井村,彩色沥青路面在绿水青山间蜿蜒,带领村民奔向灿烂的明天。

  近年来,江北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小组团、微景观、生态化、有特色,正成为江北农村人居环境的代名词,助力“美丽乡村”实现蝶变。

  “现在我们村里环境变好了,来村里周末游的人也多了,家里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返乡创业的五宝镇马井村村民赵凤欣喜地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持续推进,村镇面貌变得更美更靓,成为主城区市民周末玩耍的新去处。

  “进一步提升乡村基础设施,率先推进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内外兼修,实现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早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我们的目标与追求,”江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江北区一共只有10个村庄,但目前已成功创建“重庆市宜居村庄”7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4个。一幅壮美画卷正在江北这座依山傍水、绿荫环绕的美丽之地上徐徐铺展开来。(贺娜 姚兰)

编辑: 曹妤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4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