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的庙坝村。资料图片
2020年,11532户4011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58万元;全区累计17个集体、27人荣获市级以上表彰,其中河图镇长坪村党支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原区扶贫办荣获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这是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南川交出的一张精彩答卷,答案就写在了广袤乡村当中。
从泥泞土路到笔直宽阔的“四好”农村路,从破旧土房到错落有致的扶贫搬迁安置点,从穷乡僻壤到风景宜人的热门打卡避暑胜地,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一个个难题得以解决,“一个不能少”的坚定承诺,带来无数人生活的改变,也映照出了南川在攻坚赶考中所取的丰硕成果。
补短夯基:
乡村建设绘出脱贫“底色”
盛夏七月,平均海拔1300多米的山王坪镇庙坝村却凉风习习,正是避暑的好地方。
“你好,我们想订两间房,明天晚上就到。”“不好意思,房间早就订完了。”“那不住宿,预订明天的午餐呢?”“实在抱歉,客人太多了,实在是接待不下了。”在整个避暑季,位于庙坝村的“遥泽居”农家乐由于游客太多,只能接受预订,每天都要婉拒许多临时订房的客人。
“以前只是房间需要预订,吃饭随时可以接待,但现在来的客人实在太多,吃饭也需要提前预订了,生意好得很。”“遥泽居”农家乐老板程坤祥提起今年的生意就喜笑颜开。
曾经那个“山旮旯”里的庙坝村,如今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还成了避暑纳凉胜地,吸引无数游客到来。
山王坪镇庙坝村,曾经有多穷?全村人被崇山峻岭“锁”在大山深处熬日子,整村无田,山高坡陡,出行不便,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通了第一盏电灯。贫穷,是当时的庙坝身上最深刻的烙印。
庙坝村地处三山夹两谷的“Y”字地形,全村面积约3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仅有1532亩,且多数为耕作困难的坡地,村里人将种黄连和养中蜂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悬挂在绝壁上仅有3米宽的挂壁公路,让村里的黄连和中蜂难以销售。
十年一晃,山乡巨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庙坝村充分利用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风景,大力发展黄连、中蜂等产业和乡村旅游,加大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骨干道路,升级改造通社支路、入户路、院坝路,打通了乡村旅游的“动脉”和“毛细血管”。
公路修通了,村庄漂亮了,环境干净了,基础设施越发完善了,各类产业日益兴旺起来……庙坝村先后荣获“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等称号,蜕变成令人羡慕的“桃花源”。
庙坝村的巨变是南川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更是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南川的生动实践。脱贫攻坚以来,南川区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精准发力突破坚中之坚,改造农村C、D级危房12838户,拆除危旧房6258户,完成农村“四好”农村路2200多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工程5586处,新建及改造高低压输电线路255.71公里,新铺设天然气管道92.38公里,实施贫困户卫生厕所改造2874户。
产业破题: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长坪村,曾是河图镇唯一的市级贫困村。
过去,这里交通不畅,产业发展滞后,被当地人戏称为“长贫村”。如今,千亩茶园、蔬菜大棚……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村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日子一天比一天甜。
改变从何而来?变化始于脱贫攻坚。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产业扎下根,群众才能真脱贫。”为了发展产业,长坪村党支部通过长坪夜校,为村民提供政策宣讲、创业培训,培养实用人才,动员在外发展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为了稳定持续增收,长坪村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将203.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到9个优质产业项目中,集体经济组织享有股权,业主享有使用权,贫困户享有收益权。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土地入股、配股分红等方式,获得了多份收入,变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脱贫攻坚过程中,仅在长坪村就实施了12个大项目33个小项目,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并依托资源、交通优势,引进农业企业3家,培育发展了茶叶、金丝楠木、无花果、大棚蔬菜等产业2000余亩,同时结合务工就业、土地入股、配股分红等方式,强化利益联结,实现全村每户人家都在产业发展上有所收益。如今的长坪村,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1.7万余元,长坪村党支部也先后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为了实现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南川区一系列发展产业助农增收的新举措应运而生:坚持基本经营制度、各方互利共赢、引导农民参与、优先扶贫扶弱、稳步渐次推进等原则,通过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房屋联营、务工就业、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租赁经营等联结方式,大力发展“3+2”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指导贫困村精准选择优势产业项目,40个贫困村确定主导产业73个,发展中药材12.2万亩、茶叶1.85万亩,全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11500余户次;建立完善“专家+技术指导员+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贫困户”技术推广模式,建立科技示范点6个、专家科技服务团1个,培育科技示范户740户。
惠农惠民:
兜牢底线补齐民生“短板”
在水江镇劳动安置点,村民裴巨平和往常一样,刚吃过晚饭就和家人出门散步纳凉,在楼下的花园和周边邻居闲聊后,又走到了运动器械前锻炼身体。
45岁的裴巨平曾是贫困户,一家七口以前住在水江镇山水村的老房子。老房子不仅位置偏僻,每次去镇上都需要走上两个多小时,而且房屋经检测为D级危房。
“出行确实不方便,从公路到门口有几十米的泥巴路,下雨天穿双新鞋出门,回家就是满脚泥。”搬到安置点后,裴巨平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买东西,出门就有小卖部;要热闹,楼下能跳坝坝舞;交通好,二十分钟走到集镇上,各方面都比住在老房子好。”
提起安置点的生活,太平场镇河沙村村民王兴才满意的不只是方便,还有贴心。“路灯、广场、小花园、河边步游道,样样都有,特别是还专门划出地块提供给我们种地。”
考虑到村民生活需求,在安置点建设之初,太平场镇就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与安置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为搬迁群众落实用水、用电、用气、超市、快递代收点等配套的同时,还在安置点周边统一安排空地,集中分配给搬迁户种植蔬菜,提高搬迁群众生活质量。
近年来,南川区瞄准脱贫群众民生期盼,在保障义务教育方面建立联控联保工作机制,调整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资助、控辍保学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网络授课、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贫困学生课业不受影响,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6万人次、2.14亿元,发放生源地贷款1.9万笔、1.42亿元;在保障基本医疗方面推进医疗卫生人才乡聘村用,提升村医中执业(助理)医师占比,全区配备乡村医生324名,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村医,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9.92%,慢病、重特大疾病门诊自付比例17.59%;在保障饮水安全方面,全覆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排查整改和供水工程管护,确保饮水安全户户有保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在南川,广袤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脱贫地区面貌彻底改变,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摘掉贫困“帽子”的他们正如火如荼地在乡村振兴新生活中接续努力奋斗。(记者 陈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