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月坝唐代小镇:隐于峡江深处的盛世余韵

云阳县明月坝遗址的发掘,使人们有机会领略峡江地区唐代小镇的精致风采。

明月坝遗址在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走马村,澎溪河畔的扇形台地上。1992年,明月坝遗址被发现,1994年进行了小规模试掘,2000年至2003年展开了大规模发掘。发掘结果表明,这是一处罕见的唐至北宋的市镇遗址。

2000年,四川大学考古队开始对明月坝进行大规模发掘。在唐代地层发掘出大量的板瓦、筒瓦、莲花纹瓦当,特别是直径达0.6米的莲花覆盆状柱础石、莲花纹阶条石等建筑材料的出现,使发掘者意识到这是一处远远超出当初预料的唐代遗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到明月坝指导工作时,被出现在眼前的道路、房屋建筑遗迹震惊了:“没想到!没想到!没想到在这里还有如此规模的遗址!”

明月坝遗址发掘之前,限于文献的匮乏,以及遗迹的稀有,人们难以想象峡江地区的唐代小镇会是什么样子。明月坝遗址的发掘,以及四川大学李映福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使人们有机会重构峡江地区这一标本——明月坝唐代小镇的精致图景。

1200年前,美丽的澎溪河畔,明月坝小镇依地势构建,分临江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和台地中心三大建筑区。各建筑区之间,分布着两条南北向、两条东西向的道路,构成东西南北相连的镇内交通路网。南北向的道路既有加工规整的石板路面,也有鹅卵石、细碎瓦砾铺砌的斜向路面,平时为交通要道,雨天则成为向澎溪河排水的露天沟渠。

市镇中心的道路,东西长约200米,宽1-2米不等,用鹅卵石(砾石)和瓦砾铺砌,西端与一条南北向的石板道相连,中部与一条鹅卵石道路相连,宽约3米。这条200米长的街道,东、中、西三段,分别建有衙署、寺庙等建筑物。

最为显眼的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寺庙建筑。这是一座非典型的唐代佛教寺庙,由山门、佛殿、僧房、木栅栏围墙等构成。唐代寺庙的整体布局以及单体建筑的平面与空间结构,都十分讲究对称,但明月坝佛教寺庙的平面布局以及单体建筑的结构、用材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峡江特色。该寺庙的山门、佛殿中规中矩,依轴线分布,僧房等建筑却布局于临江一侧,佛殿的副殿也不拘泥于对称,而设于北侧,左右两个踏道的结构也不对称,明显不合范式。

寺庙坐西向东,位于小镇西端,与大道相连。寺庙以东的道路两侧,分布着衙署和民居。四川大学考古专家李映福认为,明月坝当代小镇背靠郁郁葱葱的走马岭,澎溪河水自西向东蜿蜒流经寺庙北侧,该寺庙的构造不拘泥于对称严谨的布局观念,除山门和佛殿以外,其他建筑都根据地形的变化而设计构造,既照顾到寺庙的日常功能,又做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峡江地区山林寺庙建造自由灵巧的特点。

这些巧妙的依势变通,消除了生搬硬套的死板,使明月坝佛教寺庙建筑充满了灵动的活力。

这一佛教寺庙出现在闭塞的峡江深处,绝非偶然。唐初,高祖李渊制定尊祖崇道国策,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道教建筑一时兴盛。安史之乱使盛世唐朝的堂皇气象受挫,乱世中给佛教复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明月坝小镇的精美佛寺,当出现在这一时期。

小巧精致的明月坝小镇,在唐宋时期是澎溪河流域的交通、商业中心,南来北往的富人给小镇带来了邛窑、青羊宫窑、长沙窑、越窑、邢窑、定窑等各地窑口的精美瓷器。富人的云集,使酒肆、茶楼、戏院乃至私人别墅、滨河地带的竹楼、贩夫走卒歇脚的小型客栈,铁匠铺、骡马店、泊船码头以及背景复杂的各种“社团”组织等,都在小镇上找到各自的位置,和谐而居,安然而处,各取所需。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给予盛世唐朝以沉重打击,“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

远离中原地区的峡江深处的明月坝小镇,却在这一时期以其精美与繁华,给后人留下一曲盛世唐朝的美景余韵。

发掘发现,明月坝小镇在北宋中期之后因洪水、河道变迁的影响,市镇中心逐渐转移,至明代,市镇中心废弃,被平整为一块近4000平方米的集市广场。清末,明月坝市镇彻底废弃。

喧腾了近千年的明月坝小镇重归尘土。

明月坝所在的峡江地区被重重大山阻隔,古代陆路交通极为不便,主要依靠凶险的川江以及澎溪河、汤溪河等支流与外界进行物资和信息的交流。交通的凶险阻隔给峡江地区造成封闭落后的刻板印象,然而,明月坝遗址的发掘成果表明,远在唐宋时期,峡江深处的澎溪河畔同样是精致的繁华之地。

专家认为,明月坝唐宋小镇或肇始于唐初,兴盛于中唐,废弃于清末。该小镇在早期或为常见的草市,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中唐时期因安史之乱而骤然勃发。安史之乱影响深远: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北方生产凋敝、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专家认为,明月坝唐代小镇的骤然兴盛,或与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大量人口南迁有直接关联。

然而,也有人认为,明月坝草市在中唐的兴盛,除安史之乱的影响外,与毗邻明月坝的云安井盐外运等因素有关。时局的动乱或给明月坝带来了外界文化和资本,云安盐的交易才是明月坝小镇骤然繁华的根本原因。

云安镇,自汉代开始就是重要的盐产地。西汉武帝时就在眗忍(今云阳)县设立盐官,管理盐务。云安盐质量好,产量大。唐顺宗时,增设云安监,以加强盐税管理。唐末,荆南节度使攻占夔州,擅取云安盐榷盐,并以此养兵五万,足见盐产量、盐利之大。明月坝是云安盐运往唐代开州、通州等地的必经之道,且是陆路转水路的中转地。云安盐经明月坝转运,溯澎溪河而上,是最为经济快捷的线路,这条线路一直延续道20世纪70年代,因修通公路才衰落。

专家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峡江地区的巴国就出现了对外贸易的市,在今重庆市奉节县西部临江的安坪镇,巴国设有专行边境贸易的集市。然而,峡江地区的市镇,见于文献的多为宋代遗存,涪陵、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开县、奉节、巫山等区县均有宋代市镇分布,重庆主城地区的巴县、江津等地也有大量宋代市镇遗存,唐代市镇却少有记载。

因其重大的考古价值,明月坝遗址入选2000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重庆市十大考古发现。据介绍,明月坝遗址是目前为止我国最完整、最全面发掘的唐代市镇遗址。

明月坝唐宋小镇佛教寺庙的发现,同样意义重大。据了解,唐代佛教寺庙建筑曾遍布全国各地,但大多毁于战火或自然灾害,明月坝唐代小镇佛教寺庙基址的发现,为复原曾分布于广大山区的唐代寺庙建筑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00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