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装备制造业蓄力服务“国之重器”

8月31日,海装风电总装车间,技术工人正忙着进行风电机组的装配工作。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国产大飞机C919、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机平台“扶摇号”……这些“国之重器”的研制进程,都有重庆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其中。重庆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市内多个装备制造企业后发现,他们都在苦练“内功”,为研制“国之重器”蓄力。

  西南铝为国产大飞机提供超50%的铝材配套

  9月1日,在九龙坡区西彭镇西南铝熔铸厂生产车间,一线工人张波驾驶叉车向熔铸炉的小型投料口驶去,只见货叉逐渐抬起,准确地将镁锭推入投料口。

  熔铸是铝加工排产的第一环节,一旦铸锭产出效率跟不上,后续产出就是“无米之炊”。为提高生产效率,西南铝熔铸厂改进了投料方式,对须大规模加料的工序进行一次性投料,对小规模加料的用叉车从小投料口投放,由此既优化投料时间和工序,又提高了产出效率。

  “保障国家关键项目铝材供给,熔铸厂提出‘三个尽可能’原则,即尽可能实现组批生产,尽可能减少转组、洗炉、工装更换频次,尽可能提高单炉投料量来确保产出效率最大化,为下一道工序生产提供充足的铸锭保障。”西南铝总经理王建国说,今年8月1日,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取证试飞,从5年前成功首飞到如今完成取证试飞,在国产大飞机不断研制过程中,西南铝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国内首家取得国产大飞机用铝材供应商资质的企业,西南铝为C919提供了超过50%以上的铝材配套。

  王建国介绍,西南铝正通过推进能源管理与生产管理、装备管理、工艺管理等多向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向智能制造转型,企业多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实现国家项目所需重点关键铝材品种全覆盖、产量全保障。

  深远海浮式风电机组联合研发有“重庆贡献”

  作为“重庆造”助力“国之重器”的另一代表企业,总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形成以该企业为“龙头”,带动产业链8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年产值500亿元的风电产业集群。

  今年5月,由中国海装牵头自主研发,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机组“扶摇号”浮体平台,配备6.2兆瓦抗台型I类风力发电机组,在广东茂名码头起航,前往平均水深65米的广东湛江附近海域进行示范应用——在“扶摇号”浮体平台研制过程中,中国海装牵头20多家联合研制企业,攻克众多难题,填补了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研制空白。

  “‘双碳’目标下,国内海上风电市场正快速壮大,中国海装将带动前卫科技、重齿等本地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特别是通过智能化助力,让重庆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合力。”中国海装总经理助理张海亚说,当前企业正在研发风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通过联合在渝能源央企和本地制造企业,探索新能源综合开发技术,开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杭州亚运会防火门也是“重庆造”

  重庆装备制造业不仅为研制“国之重器”出力,在保障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方面,同样有“重庆造”积极参与。

  9月1日,南岸区白鹤路重庆美心集团厂房内,生产门窗、门框等多项门类产品的16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这批门类产品是为雄安新区和杭州亚运村提供配套,我们正开足马力生产!”正在生产线操作的钣金工人周琪说。

  “在企业近年新接订单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美心集团副总裁陈跃玲介绍,比如去年企业完成交付雄安新区预订的25万樘门,今年再次接到后者新订单,同时北京冬奥会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速滑馆、运动员公寓的1000多套木门、防火门等,也是“美心造”配套。

  今年以来,美心集团生产的4000多樘门已在杭州亚运会淳安亚运村进行安装,目前还有近万樘为亚运会提供配套的入户门、防火门正在加紧生产。

  陈跃玲说,接下来企业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前提下,让各条智能化生产线“开足马力”抓生产,力争第三季度实现产销稳步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按下“加速键”。

 

编辑: 江茜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97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