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方水土种啥果 试验田里“打擂台”

  5月26日,璧山区大兴镇船形村的都市果业研发中心内,道路阡陌交错,果树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挺得笔直、排列整齐,像一位位正在接受检阅的士兵。

  “你看,这一片种的是李子,一共有12个品种;那一片是桃子,有18个品种;最多的是葡萄,总共有36个品种。”果业研发中心理事长邹健边走边给记者比划,“这里就像一个擂台,最终胜出的可能只有一两个品种,有点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

  这里为什么汇集了多种同品类的水果,让它们同台“打擂”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我们的种植,筛选出哪些品种更适宜在重庆地区种植,让农民少走弯路,这里相当于一个‘试验田’。”邹健说。

  占地120余亩的果业研发中心成立于2016年,由璧山区与市农科院联合建设,旨在开展果树新品种与新技术引进、筛选、规范化栽培等技术研究,为科学种植提供支撑。

  慢工出细活,成立6年来,果业研发中心一共干了4件事。

  一是选品。市农科院与辽宁、河南郑州等地的农科院对接,引进了数十个当地品种,包括蜂糖李、国峰2号等李子品种,蜜丽、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

  二是品种筛选。“我们把不同的品种放在同一片田或者同一个大棚里,看哪种更抗病、产量更高、口感更符合本地人的喜好。”邹健介绍。

  以李子为例,12个品种同台“打擂”,很容易看出差别。2020年6月,李子试挂果之时,邹健专门邀请了专家来测产,并对李子的口感、质量进行鉴定。

  “有些北方水果就是不能适应西南丘陵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别是遇到雨水太多的时候,根部容易腐烂。”初筛后,专家们很快淘汰了几个品相看上去很不好的品种。

  二次筛查,青脆李和赖李也被筛了出去。青脆李一淋雨就开口,而李子成熟的五六月正是重庆多雨季节。赖李虽然产量高、个头大、口感也比较脆甜,但专家们发现上面有一个个虫蛀的洞,“有一种果实蝇特别喜欢叮这种李子,叮后李子就烂了。”邹健说。

  最终留下的蜂糖李和国峰2号,各方面品质最为均衡。尤其是从辽宁引进的国峰2号表现优异,三株李子树产量分别为157斤、154斤和152斤,按每亩50—55株李树计算,亩产量可达8000斤,产值达到8万元。

  三是对配套的种植技术进行了试验。比如说在除草方面,果业研发中心就对比了多种技术。“人工除草就不用说了,费用高、效率低。物理除草一般是用防草布,虽有一定效果但容易导致土壤板结、根系不发达,施肥也不方便。”果业研发中心负责人之一、璧山区农业农村委高级农艺师罗治平告诉记者。

  “试来试去,还是用紫云英、三叶草、苕子等豆科类草种,以草除草更好一点。”罗治平说,这些草种不但不消耗土壤中的肥料,还具有固氮作用,从而增加肥力,“将这些草种撒到果树周围,还可以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

  四是推广。试果成功后,果业研发中心每年都会邀请当地的水果大户,现场观摩和推介,并免费为种植户提供种苗。船形村的种植大户欧文水、田文理和郑勇近水楼台,去年就领了一堆种苗回去进行了嫁接。

  目前,果树研发中心已在璧山推广种植了2000多亩水果,以李子和桃子为主。“我们还要继续试种、推广其他品种,并试点丘陵山地适用的智慧农业模式。”邹健说。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70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