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秦定波:让重庆冬季旅游释放更多“热效应”

  新华网:各位网友好!欢迎关注新华访谈。11月26日,重庆正式拉开了2021冬季旅游的大幕,邀请八方游客与“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来一场“冬日邂逅”。近几年,重庆把唱好“四季歌”作为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那么针对冬季旅游,重庆将怎样用好用足特色资源,释放出更多“热效应”呢?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秦定波做客演播室,聊一聊相关的话题。您好,秦主任,欢迎您!

  秦定波:主持人好,大家好。

  新华网:今年初,有专业机构发布了一份冬季旅游市场报告,其中特别提到:除了传统热门目的地之外,重庆等地南方地区的冬季旅游也开始被广泛关注。您认为这背后都有哪些关键因素?

  秦定波:重庆是一个冬季旅游资源非常富集的地方。我们用好用足这些资源,加大资源合理化的开发力度,让冬季旅游资源的价值充分释放。

  首先是产品。近年来,重庆的冬季旅游、尤其是冰雪旅游的产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更有情感、有温度,吸引广大游客亲近和体验。

  同时,我们注重冬季旅游品牌的包装、策划、推广、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重庆的冬季旅游产品,传播这个品牌,从而刺激更大范围的市场。

  重庆的冬季旅游更加注重公共卫生和安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以人为本,引导游客和市民遵守有关规定,让我们的冬季旅游更加安全、更加放心、更加开心。

  新华网:重庆今年将陆续推出200多项特色冬季文化旅游活动,还一口气策划了80多条冬季旅游线路,贯穿整个冬季。大致算一下,假设每周打卡1条线路,也得花近两年时间。如此丰富的冬季旅游产品,重庆是如何梳理、整合、拓展并输出的呢?

  秦定波:在冬季旅游旺季来临之际,重庆推出了200多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活动,以及冰雪温泉游、康养度假游、乡村年味游、休闲古镇游、探险体验游等80多条冬季旅游线路。活动已从11月底相继开启,贯穿整个冬季,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参与,充分感受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魅力。

  今年重庆的冬季旅游亮点纷呈:

  一是旅游线路丰富多彩。全市策划冰雪温泉游、康养度假游、乡村年味游、休闲古镇游、探险体验游等80余条主题旅游线路。南川景城乡之旅带你玩金佛山冰雪、泡天星小镇温泉、逛南川东街、游大观原点、品味金佛山药羊汤锅;巫溪泛红池坝片区乡村年味游,到红池赏雪,吃“土色土香”的杀猪年饭,住特色民宿,摘农家土菜,打年货;巴南原乡温泉之旅,游温泉小镇,逛丰盛古镇,听木洞山歌;或者到石柱,逛大风堡、千野草场,购中益蜂蜜。同时,还根据不同游客需求,推出两日游、三日游等不同时长的文旅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

  二是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在南川举办第二十三届金佛山冰雪季、在奉节举办第五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在巴南举办中华山水茶道文化节、在丰都举办南天湖第二届冰雪旅游季、在巫山举办第十五届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等文旅活动,用不同方式呈现各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让游客在活动中感受旅游的精彩和热情。

  三是惠民政策力度空前。各区县精心组织了系列文旅惠民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打折让利、免费体验等各种方式,促进文旅消费,针对山东籍和其它对口支援协作帮扶地区的居民和职工出台了景区优惠减免政策,秀山A级景区门票全免,巴南区、南川区等开展了线上订票优惠活动、温泉套票、景区年卡等很多大礼包送给市民和游客。

  新华网:在一向少雪的重庆,冰雪是备受追捧的“冷资源”。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今年无疑是冰雪旅游“升温”的窗口期。在您看来,重庆的冰雪旅游正在呈现哪些新特征?如何推动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繁荣冬季旅游大市场?

  秦定波: 国内冰雪旅游发展至今,游客不再满足于赏雪、玩雪、戏雪,冰雪旅游正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一是消费内容向多业态扩展,随着冬奥会进入倒计时,冰雪旅游与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快速融合趋势明显;二是80后、90后、00后成为冰雪旅游消费主力军,因为他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化,追求品质,所以我们的冰雪旅游开发当中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内涵和品质;三是消费者更加关注线上评价,对景区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这些特征在重庆的冰雪旅游市场也充分地显现。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冰雪旅游氛围,要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让游客到我们冰雪旅游景区玩得开心,玩得安全。

  从雪期和覆盖范围看,重庆是个少雪的地方,冰雪是珍贵的旅游资源。我们要把冬季冰雪资源开发好、利用好,让资源散发出更多的特色魅力,让它的价值更大化。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把冰雪运动,特别是雪上运动开展好,推动游客和市民能够参与到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当中。全市具备冰雪旅游资源的区县,正在积极用实际行动迎接冬奥,普及冰雪运动,培养相关人才,营造良好的冬季冰雪旅游氛围,带动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当中来。

  冰雪旅游是重庆冬季旅游的重头戏。今年入冬以来,重庆境内以南川金佛山为龙头,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巫溪红池坝等景区已快速切换至“冬游”模式,赏雪、滑雪、泡温泉等丰富多彩的冬季产品已陆续上架,供市民和游客悦享“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冬之旅。

  上周末,南川金佛山冰雪旅游季已率先启幕。依托冰雪资源,南川打造了赏雾凇、玩滑雪、泡温泉等多款冬游产品,让“白雪”变成“白银”,让金佛山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冰雪旅游福地。金佛山景区拥有3处雪场,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是国际雪联授权中国唯一的FIS少年滑雪培训基地。雪场内打造初级滑道3条、中级滑道1条,打造滑雪、戏雪、娱乐等多个特色专区,有单(双)板滑雪、雪橇、雪地摩托、雪地坦克、雪地挖挖机、雪地转转、雪上飞碟、香蕉飞船等20余个冰雪体验项目,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专业竞技、研学旅游等多种需求。

    丰都南天湖也依托良好的冰雪资源,打造出了很多冰雪旅游产品。按照冬奥会标准,打造3条专业级别滑道、配建雪圈道16条,同时拥有8万平方米的特色戏雪区、专业儿童亲子乐园、悠波球等娱乐项目,其专业的赛事配套、硬件设备、培训体系,在承接国内外专业滑雪赛事的同时,也成为了重庆人自己的滑雪启蒙地和最佳去处。

    武隆旅游也以冰雪季为契机,不断擦亮“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这块金字招牌。仙女山室内滑雪场面积达5万平米,可同时容纳3000人滑雪,滑雪器具也多种多样,包括滑雪板、滑雪圈、滑雪橇、滑雪船等,满足各种游客需求。仙女山室内滑雪场实现了一年四季天天均可滑雪,是西南地区唯一同时拥有室内、室外滑雪场的滑雪胜地。

  新华网:作为“世界温泉之都”,“温泉”这张重庆冬季旅游的“王牌”,今年怎么打?

  秦定波:重庆是全球最大的温泉旅游城市。重庆有着顶级的温泉地热资源,在全市8.2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探明的温泉分布区域有1万平方公里,温泉资源点200多处,温泉储水量约5.6亿吨,日可开采量约120万余吨。全市除渝中区外,所有区县均有温泉资源分布,呈现“山山有温泉、峡峡有热水”的鲜明特点。所以有人说,重庆是一座“漂浮在温泉上的美丽城市”。重庆温泉景区开发成熟,我们有40多家温泉度假酒店,能够同时接纳50多万游客。

  就在本月,我们发布了《重庆市温泉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将培育六大温泉集聚区,进一步打好“温泉牌”,建设世界一流温泉旅游城市和温泉疗养胜地。 到2025年,全市各类温泉旅游项目将达到60余家,年接待游客约2000万人次,温泉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200亿元。

  根据《规划》,重庆计划重点培育的六大温泉集聚区,包括:缙云山-北温泉高品质综合集聚区、南温泉文创旅游集聚区、东温泉乡村旅游集聚区、西温泉科技康养集聚区、垫江卧龙巴盐康养旅游集聚区、环金佛山山地温泉康养集聚区。

  目前,重庆温泉旅游产品以休闲旅游型为主,产品形态有温泉度假村、温泉酒店、温泉水乐园、温泉水疗会所、温泉民宿、温泉山庄等多种形式,已开发有北温泉、悦榕庄、柏联、融汇、统景温泉、心景温泉、贝迪温泉、南温泉、东温泉、香海温泉、天赐温泉、龙水湖温泉等43个产品。今年冬季来临后,市民和游客选择温泉作为度假方式的热情也逐渐高涨。根据最新数据,今年11月到12月初,重庆的温泉酒店预订量更是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六成。

  重庆将持续打造温泉产业。一是顺应文旅康融合发展的趋势,从休闲放松到康体养生,从旅游体验到康养度假,从文化观光到修身养性等;二是开发多功能、多形态、多主题的温泉产品,着力打造医养、康养、休闲旅游型,将温泉消费从水源地拓展至生活的各个场景,延展温泉旅游产业链条。

  新华网:您对重庆未来进一步提升冬季旅游的服务品质和产品丰富程度有什么思考?

  秦定波:我们总的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在资源开发上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第二就是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永远在路上。我们要进一步深挖产品内涵,更加注重服务的个性化、标准化,以及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真正实现重庆冬季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在重庆,丰富多彩的冬季产品已经陆续“上架”,供各地游客悦享精彩纷呈的冬之旅。再次感谢秦主任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感谢网民朋友的关注,下次节目再见!

编辑: 邵以南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31128119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