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生命的重担压在脊背,你是驼背倒下还是负重而歌?很明显,她选择了后者。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涪陵区税务局老干部科二级主办徐玲玲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一下班就往医院赶,是徐玲玲的常态。从单位到医院,徐玲玲和儿子几乎要穿越半座城市。自从今年4月母亲摔伤住院,再加上常年住在医院的父亲,徐玲玲一家到医院的次数就像回家一样。
时间回到1971年,1岁的徐玲玲被养父母收养,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从来到这个家庭的第一天起,她就被养父母捧在手心疼爱、呵护。1998年,28岁的徐玲玲遭遇家庭变故,养父中风瘫痪了。从小备受父母宠爱的“独生女”一夜长大,与体弱的养母共同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担。
为了让父亲在瘫痪“黄金恢复期”重新站起来,徐玲玲多方打听,几乎每个周末都和丈夫带着父亲到外地辗转求医。同时,她还自学了很多护理知识,推拿按摩、清洗理疗、理发修甲等。
寒冬,父亲大小便频繁失禁,她洗了又换,换了又洗,总会记得给父亲灌上暖水袋;深夜,父亲积痰咳嗽,她不眠不休,一次次给父亲拍背、一点点给父亲喂水,直到父亲有了微微鼾声入睡,她才小心翼翼俯在床边打个盹;多少次父亲心血管疾病突发送医,她挂号送检、忙前忙后,一奔波就是一宿……
尽管四处求医,但父亲没能重新站起来,这个现实让一向坚强的老人灰心了。有一次,徐玲玲给父亲买了新衣服,父亲却说:“我已经是活不了几天的人了,没必要再买新衣服咯。”那一刻,徐玲玲才惊觉,父亲需要有尊严地活着,他的日常照料固然重要,提高他的生活质量、找回生活的信心更是重中之重。
徐玲玲更加用心地维持父亲的卫生情况,让他每天都保持干净清爽。她鼓励父亲自力更生,用还能活动的左手叠被、刷牙、吃饭、写字、如厕。她还手把手地教父亲使用遥控器、手机和电脑,让父亲足不出户便可浏览天下事,让他的老年生活有质有量,有滋有味。
徐玲玲8000多个日夜的操劳、殚精竭虑,成就了主治医生口中的“奇迹”:真不敢相信一个高龄重度瘫痪病人患病23年依然活着,徐玲玲的父亲是我见过年龄最大、体征最优、精气神最好的卧床病人。
打击接踵而来。2011年至今,徐玲玲的母亲也先后经历了双目失明、腰椎粉碎性骨折、脑供血不足并发症等十余次住院治疗。在母亲住院期间,她除了正常处理工作,每天中午和晚上还要赶到医院照顾母亲。
最近几年,徐玲玲的母亲又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衰退严重。“我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她,就像小时候她照顾我一样。”为延缓母亲记忆力的衰退速度,徐玲玲会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保持身体和大脑灵活。她把微波炉、电饭煲等的详细使用步骤写在纸条上,贴在按钮旁,让妈妈每天去尝试蒸饭和热饭。她也会在安顿好父亲之后,带着母亲参加夕阳红旅游团,陪着母亲到周边区县、韶山、新疆、香港、澳门去游览,让老人在山水间开阔眼界,给生活留一些美好的记忆。
夜以继日的“连轴转”,徐玲玲在照顾老人和实现自我价值之间寻找平衡点。她在本职岗位表现出色,获评全区纳税服务能手1次、税收征管能手2次,用两年时间同时考取了中级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她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书法、游泳、古典舞、电子琴和古筝,2009年成为重庆市书法协会会员,其作品也多次获奖入展。
在徐玲玲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子儿媳也主动照顾外公外婆,让两位耄耋老人晚年生活舒心愉快,是他们一家人的共同愿望。
23年,8400个日日夜夜。今年51岁的徐玲玲,已花去生命中近一半的时间日夜悉心照顾两位老人,以拳拳之心报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