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合兴街道的中华·梁平柚海景区,游客在柚树下玩耍。(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刘辉/视觉重庆
长寿区果农在销售长寿柚。(本报资料图片) 通讯员 徐强 摄/视觉重庆
又到柚子收成季。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沿线垫江、长寿、梁平、丰都及广安等五地(以下称“长垫梁丰广”)柚果丰产,却面临产业滞后、品牌价值不高等困局。如何推动我市柚产业升级转型?有关专业人士呼吁五地抱团协同发展,联手打造西部最大特色柚类产业优势区,创建具有川渝优势的全国柚类农产品品牌。
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的一个重要平台,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沿线孕育了垫江晚柚、长寿沙田柚、梁平梁山柚、丰都红心柚、广安龙安柚等地方特色柚果,在规模结构、品质品牌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长垫梁丰广”区域柚类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已有一定规模。目前,垫江、梁平、长寿、丰都柚类种植规模占全市80%以上,广安市则是四川省最大的优质柚生产基地。2020年底,五地柚类种植面积已达63万亩,其中长寿和垫江各8万亩、梁平15万亩、丰都7万亩,广安龙安25万亩;总产量近67万吨,综合产值41亿元。
二是有多样化结构。在品种方面,“长垫梁丰广”五地兼具中晚熟柚品种。如垫江晚柚是全国唯一优质晚熟白柚新品种,能满足市场错季需求。品味功用方面,五地柚类特色鲜明、各有千秋,酸甜苦麻味觉层次丰富,脆嫩芳香口感兼有。
三是有较好品质。五地均加大了与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培育筛选了一批地理标识优质柚果品牌,并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其中垫江白柚、长寿沙田柚及广安龙安柚等均多次获全国柚类专项评比金奖、中华名果等称号;梁平柚更是与广西沙田柚、福建文旦柚并称全国三大名柚,获历届全国柚类“金杯奖”,梁平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梁平柚之乡”称号。
基本自产自销
“长垫梁丰广”五地柚类有明显的优势,然而,重庆日报记者在主城区调查却发现,大多数超市、水果专卖店被福建柚和广西柚占领,很少见到重庆或四川本土柚子。
重百超市事业部副总经理康英介绍,今年和往年这个季节,重百及新世纪超市主要卖福建柚类,上柜的川渝本地柚极少。有时专门去拉几车本地柚子回来集中投放几个超市,却很不好卖。主要原因是,本土柚在外观和口感方面都不如福建柚。比如梁平柚利于通肠便,但有些苦涩。康英表示,重百超市作为本土企业也希望能多卖本地柚,但希望川渝本地柚子在保持特色口感的基础上,能进一步进行优化和改良。
梁平区合兴街道龙滩村清雅果树种植基地负责人严官无告诉记者,在梁平,超市里卖的是福建柚。他种植的100亩梁平柚基本自产自销,靠口碑以“旅游+采摘”模式进行销售,其他散户则靠贩子收购。作为种植大户,严官无说他很希望政府出面进行产业升级,做大做强本地柚子市场。
产业发展存在短板
川渝五地柚类为何比不过福建广西柚?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了解到,在柚子产业发展方面,“长垫梁丰广”五地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柚园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我市大多数柚园建于丘陵坡地和低山缓坡地,实现机械化作业难度极大。一部分老柚园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管理难以实现标准化,依然采取人力为主、靠天吃饭的传统栽培模式,造成柚果商品率低。职业果农极度匮乏,导致柚园生产成本上升和生产管理不到位,不适应我市现代果业发展需要,严重影响我市柚产业提质增效。
二是柚产业加工能力不足。我市共有柚类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量2万吨、仅占全市总产量的4.2%。一方面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目前,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柚类加工局限于柚子茶、柚子酒、柚子糖等产品,深加工产品如从柚花柚叶柚皮中提取香精、从柚皮中提取果胶和黄酮等,尚未大规模投入生产。如重庆奇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柚子6000吨,已开发出柚类产品15个,年产值1亿元,但其中茶、酒、糖等加工产值约占96%,香精、果胶、黄酮等精深加工产值仅占4%。广安依托龙安柚产业基地,虽已建成柚子精油、烘干片、柚原浆等生产线建设,但产量也有限。另一方面是柚子的大健康产品开发尚属空白。中医认为,柚子有健胃化食、下气消痰、轻身悦色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柚肉中富含的维生素C和类胰岛素等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容等效用。目前,全国柚类药用研发仅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我市相关研究尚未启动。
三是商品化程度不高,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强。五地多数大户、专业合作社、销售公司缺乏洗果、分级、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设备,柚果采摘后未进行商品化处理,绝大多数柚果只能以其原生形象出现在市场上。川渝柚类产品市场开发缺乏系统研究和整体推进,叫得响、有实力的品牌少,五地柚品牌价值敌不过广西沙田柚和福建文旦柚。本地柚类仍以鲜销鲜食为主,且未有效打开北方市场。国内每年出口10万吨柚类水果到欧美市场,超过90%为福建琯溪蜜柚,几乎没有川渝柚类一席之地。
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推动“长垫梁丰广”五地扬长补短聚优势,携手建设西部最大特色柚优势产区,对于破解川渝柚产业困局,推动我市柚产业升级转型,创建具有川渝优势的全国柚类农产品品牌具有积极意义。
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肖顺武教授认为,“长垫梁丰广”柚类产业发展的上述几个短板,其实也可转化为新机遇。五地联手打造柚类产业优势区,有利于创新绿色生态经济模式,实现川渝生态经济联动发展、整体推进;有利于对接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加速转化,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为此,肖顺武教授建议:
一是规划引领,共建机制。建议将打造“长垫梁丰广”西部地区最大特色柚类产业优势区纳入我市现代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和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建立“长垫梁丰广”柚类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重点工作,联合争取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共同推动柚类产业优势区协同发展。
二是加大柚园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力度。建议川渝两地进行柚类栽培模式换代,加强柚园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柚园标准化水平。发展建设具有山地特色的机械化、智慧化柚园,提高果品安全、质量,带动柚产业现代化发展。
三是提升采后加工能力。建议川渝两地加强对接合作,提升五地柚类产品采后处理及精深加工能力,打造川渝万吨级柚子保鲜库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延长柚子保存周期,拓展销售范围。建设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开发果品加工新工艺、新产品,提高果实加工利用率和产业效益。
四是做大市场品牌。川渝两地相关部门加强对接合作,实行五地品牌共创战略,跨区域整合优势柚类产品,打通国内北方市场和国际水果市场,努力提高川渝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围绕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挖掘打造“中国柚乡文化旅游节”等柚子相关旅游产品,放大柚类产业经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