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医疗资源共享 技术效率提升 健康数据共享 南川医共体建设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还好发现得及时,要是拖到晚期就麻烦了。”9月19日,康复出院的南川区大观镇居民陈小平专程来到大观镇中心卫生院道谢。

  今年4月份,陈小平在卫生院体检,胸部CT检查发现肺上有个结节。CT报告很快被传送到南川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反馈回来的诊断信息是“肺结节边缘毛刺样改变”,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后尽快手术治疗。

  作为一个乡镇居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做CT检查,并通过网络传输,很快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断信息,放在几年前,当地居民根本不敢想。

  过去,由于面积广、居住人口分散、高山地区乡村交通不便,让地处渝黔两地交界点的南川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群众看病就医难等痛点突出。近年来,南川区通过医共体“医通”“人通”“财通”“三通”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统一建设“五大中心”,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9月21日上午,在南川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放射科副主任杨仕海正在对各乡镇卫生院远程传来的X光片出具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完成审核发回的同时,相关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也在电脑上同步查看到患者的诊断结果。进一步明确病情后,他们立即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通过远程影像诊断中心,从南川各乡镇卫生院传来的每一份诊断报告,都实现了“随传随看随出具”。

  “‘五大中心’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起的作用很大,但是如果每一个医疗机构都要建全这些中心,既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建成后还要考虑业务饱不饱和的问题。”南川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廷泽表示,在传统的就医模式中,基层患者要想得到区级甚至是市级专家服务,只能外出就医,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于是,南川区依托区人民医院,建设远程心电、病理诊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和远程影像“五大中心”,通过实现“医通”,让辖区内医疗卫生系统达到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这种远程诊疗系统打破了就医过程中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南川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学伟介绍,目前,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已实现对全区34个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已与26家基层医疗机构和1家区级医疗机构连接,病理诊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3个中心已为6家中心卫生院和8家区级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筹集资金池,支持各级医疗机构提档升级

  如今,南川每年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基层患者达3万余人次,基本实现了“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就医格局。

  这正是南川区“医共体”在“医通”“财通”方面积极探索的成果。据了解,近5年来,南川区筹集资金3500余万元,建立医共体“基层医疗卫生发展资金池”和“技术服务协作资金池”,支持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提档升级,提升技术能力,并成为全市较早探索基于大数据信息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建设的区县。

  借助服务平台这张“网”,南川区医共体内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影像报告图像、检验报告等医疗健康数据在区域内的全面共享。

  南川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沈国亮介绍,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平台已经聚合了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在内的28项日常医疗卫生应用服务,并且集成了全区40家公立医疗机构、12家民营医院、100家个体诊所的医疗健康档案数据。

  “一方面,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方便了各个层级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另一方面,数据的往来之间不断更新,也为居民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提供了科学支撑。”沈国亮表示,信息化搭建的桥梁,不仅极大提高了治疗效率,也提升了基层卫生医疗的服务水平,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看病就医的逐步同质化。

  据第三方评估,近年来,该区基层就诊率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乡域医共体“一本账”,打破人才流动壁垒

  “过去,医务人员多的卫生院效率还低。现在,人员精简了,口碑也上去了。”拿着今年前8个月的服务人次、门诊住院人次统计表,大观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韦清强深有感触地说道。

  从2019年开始,南川区率先在大观镇推行中心卫生院托管一般乡镇卫生院的紧密型“乡域医共体”模式,推行“一本账”“一条心”“一家人”,实现统一管理,形成合力,为百姓健康服务。

  “过去,乡镇卫生院人员紧缺,除了日常看病,还要承担全镇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几乎人人都是身兼数职,什么都想做好,最后却什么都做不好。”韦清强说。

  紧密型“乡域医共体”的建立,让大观镇中心卫生院托管的木凉镇卫生院和河图镇卫生院变成了“一家人”。“如今,3家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力量合并成了拥有19人的公共卫生科,在重新调整分工后,每人专职负责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虽然需要服务的居民增加了,可是工作内容反而单纯了,效率自然提升了。”大观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吴君介绍,托管后的木凉镇卫生院和河图镇卫生院只负责给居民看病开药治疗,一门心思做好基本医疗服务。

  “一本账”的管理是指由大观镇中心卫生院负责3家医院的每年支收预算,并对职工进行绩效考核。两年下来,医院的运行成本降低20%。

  同时,在“人通”方面,全区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医共体内人员实行统筹管理,横向积极探索“区编乡用,乡编村用”,纵向实行医共体牵头医院中级以上职称优秀医师下派成员医院,担任业务骨干或挂职院长,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医学人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今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明确南川区在推进“三通”医共体改革工作,积极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等方面成效明显,今后将在安排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方面获得倾斜支持。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0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