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关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上清寺院区)王金华表示,儿童患龋状况在低龄儿童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儿童龋病重在预防。
“乳牙龋病危害不大?”“乳牙早晚要被替换,不需要治疗?”王金华表示,很多家长对乳牙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乳牙龋病的危害很大,它包括局部危害和全身危害两个方面。
局部危害首先会影响咀嚼功能,尤其是大部分乳磨牙龋坏,导致咀嚼功能明显降低,有时还会形成偏侧咀嚼习惯,严重时会导致面部发育的不对称。对恒牙及恒牙列也会造成影响,乳牙的龋坏,易导致新萌出的恒牙发生龋损,尤其是和龋齿相邻的恒牙影响更大。乳牙龋发展成根尖周炎后,炎症影响继承恒牙胚的发育,可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乳牙根尖周炎还可导致继承恒牙的萌出过早或过迟,影响恒牙萌出顺序和位置;乳牙龋可导致间隙缩小,导致和加重牙弓长度的减少,恒牙萌出间隙不足,引起错颌畸形。损伤口腔黏膜组织,破损的牙冠可刺激局部舌、唇颊的黏膜,慢性根尖周炎的牙齿还可引起口腔创伤性溃疡等。
而全身危害主要表现为:多数乳牙患龋、牙冠崩坏,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从而导致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受影响,机体的抵抗力也大大降低。由龋病转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可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比如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等。乳牙的崩坏和早失会影响正确发音,还可以影响美观,尤其是前牙区严重龋损时,会给儿童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王金华表示,虽然乳牙终将被替换,但不能忽略乳牙龋病,以免给儿童局部和全身带来不良影响。乳牙龋及其继发病变造成的后果,有时比恒牙龋更广泛、更严重。因此,对乳牙龋应更加需要重视和及时治疗。
王金华提醒,儿童龋病重在预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家长对儿童牙齿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乳牙要替换,坏了不治没关系”的错误意识,并明确乳牙龋病可以通过有效的牙齿清洁和培养良好的习惯来预防。其次,注意个人患龋风险的评估,虽然儿童暴露于风险因素中不一定患病,但是通过在发病前针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婴儿含奶瓶睡觉,可通过改变不良喂养习惯来降低低龄儿童龋病发生的风险。
“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对儿童的牙齿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王金华提醒,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的维持需要家长的参与,儿童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而这一时期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此外,在饮食方面,需注意控制食用含蔗糖多的饮食和饮料;避免黏着性强和在口腔停留时间长的饮食;睡前、饭后不吃零食和饮料;合理使用奶瓶等等。定期口腔检查,一般对于学龄前儿童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对于学龄儿童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达到对龋齿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张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