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田保姆”小账本里的大粮仓

  7月28日下午2点,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室外温度高达38℃,热得人汗水直流。

  在村东头的300亩水稻实验基地,村党支部书记蒋丽英为新学员屈文胜讲解完无人机操作要领后,从包里掏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一行文字:8月5日—8日,邀请市内的农机专家为学员“充电”,提升学员农机操作水平。

  记账,是蒋丽英的一个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边说边摊开账本,上面的字迹工整,几乎没啥涂改,小到每天工人的开支,大到几十万元的农机购置,一笔笔种粮收支记得清清楚楚。

  小小的一本账,体现着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

  “国家支持种粮的政策好。”蒋丽英翻开账本的第8页递给记者,上面写着:水稻,亩产1000斤左右,谷子价格稳定,每亩每年有种粮大户补贴200多元。

  顺着账单往下看,右下角记录了一笔红色字体标注的开支:2016年6月3日,购买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支出25万元。

  “这是种粮以来的第一笔大开销。”当时蒋丽英心里就有谱,种地必须要靠现代化的农机,驾着这些新“帮手”,蒋丽英的一亩地能节约种植成本200余元、增产200余公斤水稻。而在代耕代种上,蒋丽英对每亩地收取10元钱的服务费,大家觉得效果不错,找她购买服务的村民越来越多。

  订单增加后,一个新问题随之而来——平坝插秧时间15天左右,一台四行插秧机每天能插10余亩秧苗,六行插秧机能插20多亩,按万亩稻田计算,10台插秧机需要工作25天,不仅耽误农时,黏土还容易陷机器。

  该怎么解决?

  “再投钱买更先进的设备呗。”蒋丽英翻到第19页,账本是这样记录的:2018年4月15日,花了60多万元购买4台无人机及4台拖拉机等,开展飞防服务。旁边又用红色圆珠笔写下了20万(补)几个字。

  “这是国家对农机购置的补贴。”蒋丽英解释,近年来农机购置的范围不断扩大,比例不断提高,算上补贴自己实际只掏了40多万元。

  账本里不但有收支,也有效率的对比:“无人机作业,效率是插秧机的20倍,是传统人工栽秧的300倍。”她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说,这是买来“大铁牛”后的真实感受。有了这些装备的加持,蒋丽英2019年开展了水稻直播种植示范,对播种、植保、锄草等整个管理环节作全程记录。由于机械化水平高,管理精细,合作社开展的社会化服务还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首批2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成为重庆唯一入选案例。

  蒋丽英的名气越来越大,找她合作的人越来越多。2021年4月26日,蒋丽英的账本多了一笔不一样的支出:投资近百万元和梁平职教中心联合培养现代化农机手。学校出设备,她的水稻基地成为学生的实训基地。

  一年过去,已有170名学生拿到农机操作资格证,吸纳50多名机手成为合作社的固定机手,每年在全国开展水稻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0万亩。由于种粮贡献突出,去年,蒋丽英当选为龙桥村支部书记,今年7月又被评为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

  采访结束时,蒋丽英在本子上又写下了一笔新账单:计划再花一笔钱,开展机手培训和比武,带领他们到南非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社会化服务。

编辑: 韩梦霖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89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