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0.2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54%。
• 利润总额3,784.12亿元,较上年增长12.42%;净利润3,039.28亿元,较上年增长11.09%;利息净收入6,054.20亿元, 增长5.12%;净利息收益率2.13%。
• 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4%和12.55%。
• 资本充足率17.85%,不良贷款率1.42%,拨备覆盖率239.9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364元(含税)。
核心指标稳健均衡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3月29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银行”)公布了2021年度经营业绩。
2021年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30.25万亿元,增幅7.54%;负债总额27.64万亿元,增幅7.37%;其中吸收存款22.38万亿元,增幅8.56%。盈利能力表现良好。净利润达3,039.28亿元,较上年增长11.09%;利息净收入增长5.1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6.03%。净利息收益率为2.13%,平均资产回报率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5%,资本充足率17.85%。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现金股息每股0.364元人民币(含税)。
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8.1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94万亿元,增幅11.95%;债券投资较上年增加7,035.62亿元;扎实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制造业中长期、民营企业、绿色贷款分别增长16.91%、29.24%、15.21%和35.61%;创新跨境支付产品,BC Trade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交易量达到万亿级别;2021年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6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3%。英国人民币清算行累计清算量突破64万亿元。
“三大战略”持续引领 新金融实践拓维升级
2021年,建设银行住房租赁生态逐渐形成。通过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在全国主要城市对接超过300个项目,支持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系统在50多个城市上线运行。同时,探索长租房运营可持续模式,开业运营179个“CCB建融家园”长租社区,并融入智慧社区和公共、金融、创业服务。截至2021年末,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为1.5万家企业、3,800万个人房东和租客提供了交易平台。住房租赁贷款余额1,334.61亿元,增幅60.02%。
此外,设立“建行惠懂你”平台运营中心。数据显示,小微企业首贷客户超16万户,APP累计访问量超过1.5亿次,下载量超过1,900万次,认证企业639.60万户;聚焦普惠金融群体差异化需求,丰富“小微快贷”“个人经营快贷”“裕农快贷”“交易快贷”等产品体系,提升客户服务效率。2021年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8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499.44亿元;贷款客户193.67万户,较上年增加24.12万户;加大对实体经济让利力度,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16%,较上年下降0.20个百分点;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评价难、融资难”痛点问题,构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截至2021年末,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余额为8,653.70亿元;以“创业者港湾”实施融智融资融合创新,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稳固经济复苏基础。“创业者港湾”为9,000余家入湾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300亿元。
建设银行还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截至2021年末,集团累计获取专利授权731件;完成分布式核心系统架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平台,累计支撑617个应用场景;推动“建行云”服务品牌;推进智慧政务战略,累计与29个省级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参与政务服务、监管平台及应用场景建设,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户,累计业务办理量超25亿笔;“跨省通办”网点覆盖全国,成为“百姓身边的政务大厅”。
在数字化经营方面,以新金融理念重构经营场景,建设银行运用数字化经营打法与工具,实现流量与价值转化,塑造了业务发展新优势。同时,构建以手机银行、建行生活APP“双子星”企业级平台为核心、多渠道布局、企业级优先、特色化补充、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生态场景体系。截至2021年末,手机银行月活用户达1.49亿户,建行生活APP注册用户突破3,400万户。
聚焦民生痛点 履行社会责任
持续完善绿色金融长效发展机制,建设银行统筹推进“双碳”行动计划,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新产品、新服务、新举措。制定绿色信贷白名单客户差别化管理政策,支持保障优质信贷客户和项目,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制造业、涉农等领域贷款中绿色占比。综合运用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广泛支持和培育绿色产业。发布“建行-万得绿色ESG债券发行指数”,加大绿色债券认购力度。发行多币种ESG债券等。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1.96万亿元,增幅35.61%;承销72笔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合计1,240.37亿元。
此外,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服务品牌。依托线上“裕农快贷”和线下“乡村振兴贷款”两大产品包,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发挥传统基建优势,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贷款”“设施农业贷款”,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下沉服务重心,51万个“建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覆盖全国80%的乡镇及行政村;构建“建行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围绕金融服务、智慧村务、便民事务等不断完善平台功能。202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2.4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769.62亿元,增幅18.05%;脱贫地区各项贷款余额7,464.20亿元,增幅15.32%;承销发行67亿元乡村振兴债,落地乡村振兴主题理财产品136.47亿元。“金智惠民”工程累计培训450万人次,将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持续深化“劳动者港湾+”模式,先后与各级党政机关、工会、残联、慈善组织等1,456家机构合作共建,融合开展适老服务、反诈宣传、司法援助等。稳步推进适老服务优化升级,强化网点爱心座椅、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服务设施配置,对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进行无障碍及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客群跨越“数字鸿沟”。构建“金融+慈善”公益新生态,鼓励员工、客户及相关机构共同参与社会公益,增进公益与业务融合,确保每一笔捐赠款都能落到实处。2021年,公益捐赠总额1.19亿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要求,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机制、流程、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推动消保工作与业务发展、服务管理深度融合。
强化风险内控 夯实基础应对挑战
2021年,建设银行持续完善全面主动智能的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偏好、风险评价、风险画像、责任认定追究等工作机制,全面启动巴塞尔协议Ⅲ新规则达标。同时,主动融入新金融实践和业务发展全流程,完善以数据和模型为驱动的数字化、智能化风控模式和工具,支持重点战略能力快速提升,保障稳健经营和创新发展。
此外,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夯实管理基础,守牢风险底线。202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2,660.71亿元,较上年增加53.42亿元;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69%,较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7.85%,一级资本充足率14.1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59%。
2021年,该行还获得《亚洲银行家》评选的2021年“中国最佳大型零售银行”以及“中国全面风险管理成就奖”;获得《环球金融》评选的 2021年“最佳人民币国际化银行”。在《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1年“世界银行1000强”排名中连续第8年位列第2位;在《财富》2021年世界500强排行中位列第25位。
建设银行有关负责人说,新的一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三大任务”,增强“三个能力”,纵深推进“三大战略”,继续以科技数据为支撑,以数字化转型为手段,持续深化新金融行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