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0月18日电(韩梦霖)10月17日,赋能中国西部科学城创新发展高端峰会暨第二届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重庆璧山区举行。本次论坛主题聚焦“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围绕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展开深度讨论,邀请国内咨询专家企业家建言献策,为来自“政产学研用”的各界人士,搭建了一个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在教育、技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对话交流平台。
论坛邀请了世界知识产权组(WIPO)中国办事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等多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相关领导、行业领袖、领军人物参加。
大会以“主旨报告+专题论坛+会议讨论”等方式呈现。主旨报告由中国政法大学品牌与社会信用研究中心主任刘瑛教授主持,多名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在现场发表相关主旨演讲。其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顾问吕国良从全球知识产权服务视野,作了题为《WIPO全球服务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旨演讲;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黄武双围绕数据安全发表了主旨演讲。
论坛中,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与知识产权”和“平台经济与知识产权”展开专题发言并进行互动讨论。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徐家力从《数据安全法》解读数据安全保护体系;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洪涌清对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前的知识产权必修课展开分析。
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重邮-都会网络安全法律与技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唐飞在《基于隐私计算的数据“共享”》中分享了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观察。在他看来,数据安全话题备受关注,如何解决数据在不被泄露的情况下完成安全共享是大家一直是思考的话题。希望今后,在有效保护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为数字化转型带来质的提升。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经济创新成果的保护,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赋能。作为全国性高峰论坛,本次论坛聚焦数字技术、个人信息保护与知识产权、平台经济与知识产权等重要议题,对促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市知识产权创造培养保护效果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3.5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32件,分别是“十二五”的2.8倍、2.6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60.39万件,驰名商标总量160件,地理标志总量276件。
此次论坛由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联合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璧山现代服务业发展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重庆都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