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展现“国际范” 彰显“重庆味”

  在很多“老重庆”眼中越来越“洋气”的解放碑,人流如织。(本报资料图片)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消费者正在“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选购进口红酒。(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9月19日,游客在“重庆味道”浓郁的山城巷游玩。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江北嘴金融核心区远景。目前,在江北嘴金融核心区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注册企业4443家,其中金融类企业超300家,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总部73家,金融资产规模达1.8万亿元,占全市近1/4。(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这个国庆假期,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国半导体)生产主管何林财没有休息,他主管的生产线在国庆期间三班两运,每天产出晶圆300片,每日封测量更是达到1250万颗。

  万国半导体是亚洲首家集12英寸芯片及封装测试为一体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在全球芯片供应吃紧的当下,万国半导体开足马力生产,尽最大努力缓解缺“芯”之危。

  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的支柱产业,经过近年来“补链强链”,重庆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移动终端制造基地——

  重庆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5185.9万台,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2.2%,占同期全国笔记本电脑出口总量的36.3%,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平板电脑出口706.8万台,增长89.5%;集成电路出口216.4亿元,增长47.3%。

  与世界经济一起“脉动”

  数据最能反映发展的真实情况。

  今年前8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5076.8亿元,增长29.4%,高于同期全国整体增速5.7个百分点。

  彼时,重庆外贸已连续17个月保持增长。自2020年4月以来,重庆月度进出口值均保持增势。月度进出口规模保持高位运行,其中有4个月进出口值超过650亿元。

  国际经贸的繁荣,为重庆换来更多的外商投资机会:仅今年,就有康宁公司大猩猩玻璃熔炉项目、圣戈班科顺高新材料项目、西卡德高新型环保建筑材料项目等外资项目落户重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5家,同比增长28.9%。

  外商投资的活跃表现,有力证明重庆努力营造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已收获良好实效。

  近年来,重庆先后出台《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重庆市政务服务管理办法》《重庆市2020年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重庆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推出120多项政策举措,为企业减负1000亿元以上,让政策利好转化成企业获得感。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庆获得众多专业机构的肯定——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地方报告》显示,重庆开办企业等5个指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重庆位居第五;在《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重庆市开展区县城市信用监测、深化招标投标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破产案件办理体系等3个案例入选经验案例予以推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重庆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起,进入全国前五……

  同时,重庆还将抓住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将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积极对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充分转化为市场利好、发展利好,并通过自身发展与世界经济一起“脉动”。

  物流人流资金流加速转起来

  国庆期间,一则好消息传来:今年1-9月,重庆累计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1493列,同比增长77%。这意味着,前三季度班列开行数量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1297列。

  以重庆为运营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现已通达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的308个港口,运载品类包括乌克兰的玉米、巴西的纸浆纸、重庆摩托车配件、甘肃中药材等640余种。

  近年来,结合自身特点,重庆打造了西、南、北、东四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加上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潜力,将曾经身居内陆腹地的物流劣势,转化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优势,从开放末梢向开放前沿迈进。

  向西,今年前8个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3551列,运输超30万标箱,占全国总量32%,继续领跑全国。

  向北,前8个月,渝满俄共计开行751列,运输货值约50亿元,同比增长8%。

  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渝新欧)联运1496标箱,与长江黄金水道联运15444标箱,四川经重庆集结货物5152标箱。跨境东盟公路班车开行2349车次。

  向东,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新生港正式开港运营,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版图日趋完善。

  除了加速货物互联互通,重庆还通过开放平台,举办各类大型国际展会论坛,打造国际化交往中心——

  如持续办好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和“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等重要活动,建设欧洲重庆中心,搭建多元国际交往平台,积极拓展与拉美、东南亚、北美、中东欧等地区交往;高水平建设中外人文交流教育试验区和文化出口基地,推动铜梁龙、川剧等优秀文化走出去;办好“重庆日”“重庆周”“感知重庆”等活动,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城市营销行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等。

  在金融领域,重庆正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扩大金融开放。截至今年7月底,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累计签约跨境融资类项目172个,金额约157.7亿美元。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落地实施,有力地提升了中国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水平,开创了一条示范性融资通道,开展了5项首创性业务试点,设立了14家标志性金融机构,带动西部10省区企业跨境融资56亿美元。

  城市兼有“国际范”和“重庆味”

  “这里的进口红酒不仅品牌多,而且价格也实惠,打折后最便宜的只有几十元,贵的也不过几百元,我算是来对了。”10月3日,从贵州来渝旅游的马先生,在“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买到了心仪的进口红酒。

  随着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国外消费资源加速向重庆集聚,全市消费市场的“国际化”氛围越来越浓——

  “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已有韩国、罗马尼亚、菲律宾和法国等30多个国家馆,汇集了相关国家的5万余种特色商品;光环购物公园的“沐光森林”,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打卡;砂之船(重庆两江)奥特莱斯集合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仅国庆节前三天,就吸引10万人购物,销售额近2500万元……

  国际化消费中心逐渐显现,重庆消费市场稳步升温。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4.8亿元,同比增长25.4%,比全国高7.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餐饮收入分别增长23%和40.5%。

  迈向国际化现代大都市,重庆彰显出“国际范”,还让“重庆味”更浓。

  国庆期间,南岸区南坪正街一条“超级80街”火了,走在街上,随处可见拍照打卡的游客。在这里,有饱含80后回忆的露天电影、绿皮火车、搪瓷杯、报刊画报……

  “超级80街”是重庆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缩影。针对老城区城市功能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融入历史人文、城市生态等元素,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涌现出一批“打卡地”,成为国庆旅游市场的“新宠”。

  不搞大拆大建、留存城市记忆,近年来重庆市加快对老工业区的再开发、再利用,鹅岭二厂、北仓、重庆钢铁厂旧址等一批老旧厂区变身为文创园区或博物馆,有的还成为电影拍摄地。城市更新让城市充满人情味、烟火气,也让市民更有幸福感。

  据了解,今年重庆在主城都市区范围内启动了31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建设,涵盖老旧小区、老旧工业片区、传统商圈、传统风貌区等改造升级,通过挖掘城市存量空间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是一座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被称为“8D魔幻城市”“站立着的城市”。重庆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标国际标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庆特色,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不断增强重庆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

  数说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

  外贸

  1-8月 进出口总值 5076亿元 同比增长 29.4%

  外资

  1-8月 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205家 同比增长 28.9%

  金融

  截至7月底 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累计签约跨境融资类项目172个 金额约157.7亿美元

  物流

  1-9月 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1493列,数量超过2020年全年的1297列,同比增长77%

  1-8月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3551列,运输超30万标箱,占全国总量32%,继续领跑全国

  记者 陈钧 整理

  专家访谈>>>

  充分发挥内陆开放新优势

  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大都市

  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敬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部分发达海洋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全球化出现倒退。同时,受疫情影响,海上贸易大幅度回落,陆上贸易迎来较好发展时机,内陆开放的比较优势被凸显出来。

  李敬说,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他认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应充分发挥内陆开放新优势,在变局中谋机遇,做优长板、补齐短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中发挥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大都市。对此,他提出了以下六个建议:

  一是要积极推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探索建立以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为核心的内陆开放制度体系。

  二是要进一步促进开放通道的互联互通,带动经贸和产业发展;强化开放平台协同联动,提升平台影响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培育打造特色突出、外向度较高的优强企业,不断壮大开放领域的市场主体。

  三是要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支撑高水平开放的体制机制。以扩大服务业开放为重点,扩大开放范围、深化开放层次;改善营商环境、市场环境和人居环境,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开放环境,展现“国际范”,彰显“重庆味”;围绕投资、贸易、金融、人才、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运输领域,探索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政策体系。

  四是要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五是加强川渝开放合作,建立开放共赢机制,共同做大做强开放市场。

  六是要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带来的区域贸易开放的重大机遇。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实施大幅度关税减免,将降低企业进口成本。RCEP其他成员国对中国也实施大幅度关税减免,也将促进企业出口。据此,重庆主城都市区要深度挖掘西部陆海新通道潜能,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钧

  案例>>>

  江北嘴:打造“国际范”金融核心区

  10月7日,江北区传出消息:位于江北嘴金融核心区的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正在筹建国家认可实验室,并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标准化和认证合作,力争国际金融标准“话语权”。

  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一家国家级金融科技认证中心,致力于为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各类体系、软硬件产品、服务及人员等方面的检测认证服务。据该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刘东华介绍,今年以来,他们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相关部门就认证合作进行了沟通、洽谈,希望首先实现和东盟国家在金融认证领域的互联互通,以便为重庆乃至全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更好的支持。

  如若此项工作推进顺利,国内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从该中心拿到的认证、检测报告,可直接获得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认可,从而大大节约进军相关国家金融市场的时间和成本。此外,该中心正致力于从国际影响力、学科带动力和国家需求等方面着手筹建国家认可实验室。目标是:打造成为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引领性及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级实验室。

  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的最新“动作”,仅仅是江北嘴打造具有“国际范”的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区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承载地、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团,江北嘴近年来聚焦高质量、国际化、前沿化发展,吸引了中新互联互通股权投资基金、交通银行总行离岸结算分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重庆市江北区人民调解室)等一大批具有“国际范”的企业和机构进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已入驻企业40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超过40家,全国及区域性金融总部机构超过70家。

  “下一步,江北嘴将充分发挥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功能,提升金融发展能级,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北嘴还将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如,做大外资金融机构增量,争取更多金融牌照落地;加快建设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地标,引进跨境金融、涉外商务等领域的区域性总部机构;打造超五星级酒店集群;筹办国际新金融峰会、智能产业论坛;建成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

  本报记者 黄光红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793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