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下午,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要实现6%“稳”的目标,需要抢抓国家超常规宏观政策机遇,实施“超常规”之举,扩投资促消费,全面激发经济动能,需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需要积极推动改革创新,持续释放制度动力;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近年来,重庆承载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持续从一域服务全局,厚积成势,取得显著效果。接下来,要深入谋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协同联动的新动力,以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破解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难题,以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开放发展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以共享发展助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
可复制推广川渝高竹新区开展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试点经验,在川渝其他毗邻地区陆续实施。可探索在跨区域建设用地指标协同管理、跨区域统计分算和财税分成等方面构建利益共享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和产业协同机制,进一步增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助力成渝中部地区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要求完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枢纽港产业园,对于推动重庆开放型经济量质双升,增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指引。在这个过程中,也为重庆深入探索陆上贸易规则体系,打造陆海并进的制度型开放品牌创造了更好条件。
听!这一年,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奏响的澎湃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