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下饭酱”来了!涪陵榨菜含金量再提升

  春节过后,涪陵进入“榨菜时间”。

  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1月31日早上7点,迎着晨曦,青菜头种植大户杨世海来到种植基地,与20多名村民一道抢收青菜头。

  “春节前后至雨水节气前,是采收青菜头的最佳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段,地里青菜头水分过多,品质将大大降低。”杨世海拿起菜刀切开一颗青菜头,“你看,这就是著名的涪陵榨菜所用的原材料。”

  杨世海不知道的是,他手中的这颗青菜头不仅可以被加工成传统的榨菜,其中一部分还将被加工成拌饭酱。

  就在去年10月,涪陵榨菜集团上市了一款新产品——乌江轻盐下饭酱。这是涪陵榨菜集团首款酱类产品,除了保留涪陵榨菜“轻盐”“下饭”的特点外,产品类别还从酱腌菜类变为酱类。

  “这是基于市场需求开发出的符合当下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涪陵榨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在调研中发现,当下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拌酱类佐餐产品,“正因如此,集团在去年下半年开发出‘乌江轻盐下饭酱’产品,让涪陵榨菜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下午4点,从杨世海的种植基地采收的青菜头被运送至涪陵榨菜集团加工厂。加工过程中,这些青菜头要经历腌制、剥筋、淘洗、切分、脱盐、拌料、包装、灭菌等环节。

  这些环节中,腌制所花的时间最长,需要6个多月。腌制采取“三腌三脱”的方式,每完成一次腌制,都要对青菜头进行一次压榨脱水。

  这些压榨脱出的盐水,以往被当作废水。而在“乌江轻盐下饭酱”的生产过程中,这些盐水则被用作配料中豆瓣酱的腌制液。

  “榨菜腌制盐水的利用,体现了涪陵榨菜产业链进一步的延伸和完善。”涪陵榨菜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仅榨菜酱油这一个单品,去年涪陵区就利用榨菜腌制盐水生产出5万吨,创收近8000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除利用榨菜腌制盐水制作腌制液外,涪陵榨菜集团还在切分、脱盐环节,将切下的“边角料”做成下饭酱中的榨菜丁。

  “事实上,这些‘边角料’与切分中保留的青菜头品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过去生产榨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榨菜条的长度、宽度一致,一些切割形状不达标的原材料作为残次品被扔掉,而在制作下饭酱的过程中,我们把这部分原材料充分利用起来。下饭酱这一新产品的推出,在拓展市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将推动青菜头收购量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涪陵榨菜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乌江轻盐下饭酱”上市两个多月来,销售额已突破500万元。据介绍,这还仅仅只是线上的销售数据,今年,涪陵榨菜集团将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该产品。

 

编辑: 李海岚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932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