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健康真相知多少】青年人发现高血压,没症状所以不用吃药?

  冬季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季节,只有老年人才需要注意高血压?本期“健康真相知多少”,重庆市健康教育所邀请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均解答青年人高血压的健康真相。

  李均介绍,青年高血压多呈“隐匿性”,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或偶然测量时发现。部分患者忙于工作,疏于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无症状就无需治疗。即便是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也往往难于长期坚持。导致在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下。

  对于无合并症的普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建议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心衰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靶目标为130/80mmHg以下。青年高血压该如何进行降压治疗?

  首先,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应限制钠盐(包括减少含盐调味品以及加工食品中盐量等,食盐总量<6g/d)并增加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及豆类)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及胆固醇摄入;控制体质量[体质量指数<24kg/m2;腰围男性 <90、女性<85cm];不吸烟(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男性<25、女性<15g/d);体育锻炼(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体力活动时间 >30min/d,5~7次/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青年高血压患者,如血压仅轻度升高(160/100mmHg以下,1级高血压),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如果血压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降压治疗;如血压超过160/100mmHg(2级或3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降压治疗。指南推荐的5大类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都可作为中青年高血压初始的药物治疗选择,必要时尽早启动优化的联合降压方案。同时,要做好血压检测与随访。随访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和血压水平具体而定。通常,1级高血压或低、中危患者可1~3个月随诊1次, 2~3级高血压或高危患者可2~4周随访一次,血压控制稳定后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

  血压虽高但没症状所以不用吃药?

  李均表示,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才有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颈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即使没有症状,持续的高血压也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就应积极干预治疗。此外,早期高血压患者如果经过干预,改变生活方式后血压恢复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药或停药。

  血压高时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李均提醒,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难以根治。研究表明,停药后极易造成血压反弹,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几率。所以,降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血压,还可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伤害。

  专家简介:李均,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诊治,参研各级科研项目数十项,主要从事冠脉介入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庆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项江韵 张美玲)

 

编辑: 许小艺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16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