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健康真相知多少】“暑天汗”驱湿散热,再冲个凉?


  夏至一过就是小暑,小暑节气过后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炎热季节。高温天气容易让人大汗淋漓,一股股汗臭味也不免尴尬。重庆中医药学院教授洪蕾表示,汗液蒸发是身体重要的冷却系统,可以有效地清除热量,能够正常出汗是身体的本事,尤其是夏至以后人体的热不是单纯的温热,已经是挟有湿气的暑热,“暑必挟湿,就是有暑就有湿,治暑就更宜出汗,所以‘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最好不要老开着空调,晚上借助空调可以保持良好睡眠,白天人体活动期间最好选择自身调节,畅出暑天汗。”洪蕾介绍,很多人天热喜欢呆在空调房间不出汗,导致排汗功能减弱,体内热度被压制,并未排出体外,尤其是体弱人群,不仅毒素在体内没得到排除,更容易导致体内主动调节功能退化,一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头痛、嚏忿、腹泻的症状。

  不过,这也并不是意味着出汗越多越好。洪蕾介绍,中医认为“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就是说汗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出汗过多会造成血液黏稠,不仅不利于排毒,还会增加排毒负担。此时,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洪蕾还表示,运动后出汗除热,也切忌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以免体表扩张的血管骤然收缩导致静脉血管膨大隆起,不仅不美观,甚至损伤心脑血管系统。冷水刺激扩张的毛孔骤然收缩,身体的热量散发不出,也容易导致中暑。(李华侨)

编辑: 许小艺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76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