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4+N”产业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十四五”以来,集团围绕主责主业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污水处理方面,新建了24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9.6万吨/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新增焚烧处理能力6950吨/日;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建成投运了专门的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400吨/日;危废处置方面,新增危废处理能力4.95万吨/年,共处置危废8.5万吨;流域治理方面,长生河及其支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品河、黄溪河PPP项目,显著改善了周边环境。
详细内容
-
建立国企改革五大工作机制 取得三方面的改革成效
三年行动启动以来,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建立了月度督查、季度调度、通报约谈、半年评估、年度考核五大工作机制,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改革成效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二是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三是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
详细内容
-
加快完善科创技术体系 不断提升科创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近年来,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切实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在氛围营造、机制建设、投入强化、平台搭建等方面打出组合拳,不断推动集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一是持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二是大力强化机制建设;三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四是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详细内容
-
加大力度推动环境产业全流程数字化再造和智慧化赋能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转型关键期,数字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推力,在新形势下,集团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一是建设数字化人才队伍;二是统一数字化建设思路; 三是将数字化转型纳入考核。目前,已经完成了智慧环境总平台一期建设,上线了战略规划、投资管理、科技创新、生产运行等15个信息系统,获得19项自主知识产权。
详细内容
-
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 不断完善“4+N”环境产业体系
总体思路是聚焦环境领域,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以打造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标杆企业为目标,不断完善“4+N”环境产业体系总体布局。主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市场经营,科技创新,企业效益,人才队伍建设,数字化变革,企业文化,企业实力上对标世界一流。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