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九龙坡共和村:当好基层服务员 跑出经济“加速度”

  新华网重庆5月18日电 近处是碧水波清,杨柳依依;远处是山峦叠翠,绿意葱茏。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共和村作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截至2021年底,原始资产总额已壮大至3.5亿元,集体资产收益累计向村民分发2313万余元。

  延展服务“神经末梢” 精细排查解决群众纠纷

  中梁山街道共和村作为九龙坡区的一个“城中村”,现有四个经济合作社,农业人口1370人,农转非人员3000余人;有四个小区,城市居民6800余人,流动人口3500余人,但村“两委”委员仅7人。为了在这样一个大体量的家庭中化解纠纷矛盾,共和村实行“五长制+网格化”服务架构,让基层工作人员融入村民中,扎进泥土里。

  共和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陈帝泉任共和村片长,片区下分5个网格,每个网格区域以“1个网格长+1个村委会人员+7个网格员”的形式进行部署。通过网格员排查,滤出矛盾纠纷,及时上报处理,防止“小事托大,大事拖炸”。

网格员向群众了解社区情况。新华网发(段婷 摄)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因土地征用和城镇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群众利益诉求平衡难、矛盾问题协调难、后续建房安置难......面对基层的这些工作难题,“两委”班子依托网格化管理,及时了解情况,化解各类矛盾,2021年,共和村排除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接待群众来访共32次,本级处理21次,上级协调处理完成11次。

  强化服务“安全护盾” 安全生产为经济保驾护航

  目前,共和村下属有重庆共和实业公司和重庆共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个村集体企业,村内有不少企业租住于此,生产安全不容忽视。

  “米线加工厂房旁的排洪沟挖好了,以后夏汛也不怕被淹了。”说起共和村的变化,米线加工厂企业负责人表示,在“两委”班子带领下,村里各种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这个米线加工厂厂房位于跳蹬河沿岸,去年,因地势低洼,雨季来袭时,上涨的水位淹坏了厂房内货物,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今年,村委会工作人员在厂房附近提前挖好排洪沟,并对村内的排水沟进行了清理疏导,保障雨季排水畅通。

  近年来,共和村“两委”班子多措并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共和村跳蹬河沿岸风光。新华网发(段婷 摄)

  2019年年底,共和村完成了第四经济合作社的排污、铺路、过道整修等工程,还对农民新村、商业门面一条街也进行了完善,改造水电基础设施,改善了投资环境。2022年3月,共和村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大排查,防范和遏制因使用、储存、运输处置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近日,共和村综合服务专干乔娇燕作为生产安全负责人,也正带领网格员,响应号召开展自建房排查。同时,院坝联防队伍也整装待发,深入各村民小组排查情况,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解决后还会跟踪复查,确保隐患整治到位。

  “人心齐,泰山移。在共和村这艘船上,每个村干部都是船员,只有工作齐头并进,才能让船开的又稳又远。”陈帝泉表示,未来,共和村“两委”班子将继续坚持团结协作,努力奋进,加大平安建设,让平安和谐为经济发展助力。

  亮出服务“底细账单” 让为民工作更有底气

  “从咱们村发展集体经济,开展量化改革并推行股份制模式后,每个村民都变成了‘股东’,集体资金的使用,如果不公示公开,也会产生不稳定因素,为此我们成立了集体资产监督委员会,所有村务民主公开,打消群众疑虑。”村党委副书记温平贵指着村办公楼说,这栋三层小楼就是在集体资产监督委员会监督下征购的。

  前几年,村办公场地被征用,亟需搬入新的办公地办公,在监督委员会的全程监督下,对该栋房屋核实面积,测量结构反复调研,同时与原使用企业进行交涉,参照跳蹬河沿线国家征用地价格标准并考虑当时的房屋建造成本,引入第三方公司评估,在村民代表大会的举手表决下,集体投票通过了采购决议。

资产使用情况等村务都在公开栏公开。新华网发(段婷 摄)

  “让资产在阳光下运行,村民可以随时了解村里的资产使用情况,保障村民的根本利益,既让群众安心了,也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陈帝泉说。

  如今,集体经济发展了,村委会结合群众实际需求,还对老年群体、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提供物质和精神关爱,并专门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共和村“惠民”福利待遇标准规定》,如今,村中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持集体资产份额证,每年年底都能领到1300元的生活补贴。

  据悉,在今年4月15日新修订的共和村《村规民约》中,从环境治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等方面对村民行为进行了相关约束。

编辑: 江茜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66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