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又“牵手”了!11月30日,重庆和四川同时在九龙坡区、成都、内江三地举行“成渝氢走廊”启动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首发仪式。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一年多来,川渝之间不断诞生新的合作。这背后,也有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有利于突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为推进好这项改革,重庆始终坚持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把握改革目标方向,加强与四川改革联动,积极稳步探索。
打破“边界”,共绘川渝空间布局蓝图
2020年5月,川渝两地共同签署《深化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合作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区域经济布局等领域深入合作。
进展如何?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获悉,围绕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川渝共同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着力构建“盆周生态保育、盆中优化发展、空间战略全方位协同”区域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编制川渝高竹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等国土空间规划,为毗邻地区10大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13个示范区、27个基地建设做好战略“留白”、预留发展空间。
此外,重庆还会同四川建立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协商制度,强化服务前置,共同做好项目选址论证、用地预审和规划许可等服务,促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类重点项目提早落地。
共建机制,推进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
6月1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这也是重庆和四川首次联合举办招商推介会。
为何川渝能携手招商?这实际上是重庆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中,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的实践。
通俗地说,过去川渝两地“各吃各的饭”,现在则要“同桌吃饭”,并且还得想办法把“饭桌”扩大。
为此,川渝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川渝首批20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已授牌并积极开展“两两合作”。联合成立工业互联网、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等工作专班,推动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两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提升至80%以上。川渝还共同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术转移联盟,共同打造“川渝共同产权市场互联网平台”。
在项目合作方面,建立川渝“1+3”项目工作机制,共同界定川渝合作项目,联合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合作三年滚动项目库》,2021年滚动安排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67个,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971.8亿元。
在市场监管方面,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服务机制,构建跨省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服务系统,实现身份“一次认证,异地可办”、名称“一处可取,异地同标”、经营“一处可营,异地通行”。实现川渝涉税业务实名信息互认、跨省电子缴税、市场主体跨省市“一键迁移”,初步统一7大类66项税务违法违章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行信用联合奖惩,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黑名单信息共享。加强川渝金融风险联防,共同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平台系统建设。
此外,在推动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营、以及能源、电信、医疗等行业跨行政区服务方面也取得积极成效。中欧班列(成渝)号在全国首次实现跨省市班列合作,联合“13+1”省区市共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共同推动长江水道进出口通关便利化,“水水中转”模式落地实施。推动重庆机场集团、四川机场集团双方交叉持股,强化机场协作运营。共同推进20个重大能源项目,在川渝全境内推出8项跨区通信服务,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和公立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互利共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初步建立
经济一体化发展,“蛋糕”应该怎么分?川渝两地大胆探索,既保证“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也进一步增强协同发展信心。
目前,两地建立了财税利益分享政策框架,引导川渝毗邻地区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以共建园区和合作项目为载体,开展跨区域合作和财税利益分享。对地方留存部分的税收,川渝两地市(区县)可协商确定税收共享范围、税收分享比例、解缴地点、解缴方式。统一两地逾期未申报简易处罚标准,并联合制定了差异化处罚措施,推动两地税收处罚标准统一。推出税款跨省电子缴库新模式,打破两地跨省缴库的区划限制,推动实现“缴库同城化、流程电子化、业务标准化”。以川渝高竹新区为首个“试水”区域,探索制定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初步分算方法。
先行先试,区域发展功能平台集成探索率先破题
改革需要“试验田”。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功能平台,是探索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天然靶场”。2020年7月,川渝联合出台《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一年多来,川渝高竹新区、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等平台,开展了系列改革探索。
例如,川渝高竹新区构建起“领导小组+管理机构+开发公司”的新区开发建设格局,围绕“五个一体化、三个属地化”开展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6个方面的改革创新机制。
在这里,改革迈出多个“第一步”。2020年12月,渝北区、广安市突破传统的“控股+参股”的股权架构,以对等股权的方式共同组建川渝高竹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为重庆首个跨省开发建设公司。建立时间、现状、边界“三锁定”和“存量收益各自分享、增量收益五五分成”机制,创新跨区域投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新模式。设立全国首个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实现新区范围内税费政策、征管、纳服一体化。规划建设、服务标准、要素政策形成“三统一”,水电气实现“同城同价”,等等。
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则围绕重大工程项目推行联合审批,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名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互相抄送机制,建立一体化统计监测体系,签订税收征管一体化合作协议,统一新办纳税人发票核定标准、个体工商户定额程序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