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区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
过去一年,涪陵区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增长8%。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
- 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今年,我们将聚焦“工业固本兴新、改革攻坚突破”跑出新速度,积累加速度,推动现代化新涪陵建设实现新突破,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着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支点,加快推进11个川渝共建重大项目建设,与宜宾、达州、龙泉驿等地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等深化产业合作,与长宁、眉山等地共建中国“气大庆”、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发展,不断壮大“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1238”产业科创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
- 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建设带动高水平开放
涪陵区还将着力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建设带动高水平开放,建成龙头港铁路专用线,争取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到龙头港,依托涪陵综保区打造跨境商品集散分拨中心。释放“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助推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突破7000标箱、进出口总额增长3%。
- 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产业科创高地
在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产业科创高地方面,涪陵区一方面将坚持“固本”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如做大做强先进材料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升级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页岩气及清洁能源、汽车船舶及智能装备3个五百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榨菜、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精细化工4个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吉利科技、青山瑞浦、赣锋锂电、卡涞科技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数字文创等9个“新星”产业集群,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 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勇挑重担、争当排头兵
我们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产业科创,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与“1238”产业科创体系深度对接,力争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增长10%,努力让“创新种子”加速长成“产业大树”,营造“热带雨林”式的科创生态。涪陵将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科创、改革开放”三个高地和“城乡融合、绿色转型、高品质生活”三个示范区。力争到2027年,形成百亿企业超10户,上市企业10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210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工业产值4000亿元的“十百千”产业和经济量级,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勇挑重担、争当排头兵。
- 毛平: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 朱江:对重庆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底气
- 文天平:潼南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增长极、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
- 王志杰: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产业科创高地
- 李应兰: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
- 秦文敏:璧山将争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排头兵
- 朱军:传承弘扬红岩精神 为新重庆建设凝心铸魂
- 巩义胜: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强县
- 谭庆:铜梁谋定“5+5”,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 李庆:万州全力奔跑在“工业强区”发展道路上
- 曲斌:不断强链补链延链 打造“4+N”大环境产业全景图谱
- 刘宴兵:实施“六大行动” 激发教育强市建设新动力
- 余国东:一体推进“九治”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重庆力量
- 刘波:打造更多具有武隆辨识度的文化旅游产品
- 廖传锦:计划到2035年重庆将全面建成青年发展型城市
- 万容:擦亮"民营经济""千年荣昌"2张金名片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荣昌
- 庞茂琨:擦亮川美“金名片” 助力重庆文化强市建设
- 邹艺:打造现代版幸福桃花源 走出强村富民现代化新路子
- 李志:以数字全生态、全价值链视野 助推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巩书凯:工业互联网为现代工业和经济注入新动能
- 赖薪郦:加强高价值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助重庆汽车乘势而上
- 廖洪海:跨境电商搭桥 助力重庆企业“出海”
- 王茂春:推动长嘉汇金融中心建设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