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化整合环境产业资源 构成的“4+N”产业布局
在产业布局方面,我们以市场化的方式整合市内环境产业资源,拓展形成了供排水、固危废处置、环卫服务、环境治理4大主力主业和资源再生、智慧环境等多个新环境业务构成的“4+N”产业布局。在污水处理方面,该集团全年处理污水19.13亿吨,并在保障污水处理稳定达标的基础上,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0.46万吨/日。同时,依托污水处理业务,积极拓展中水回用、再生水和尾水发电业务。在垃圾焚烧发电方面,新增焚烧处理能力2150吨/日,全年累计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394万吨,提供绿色电能54.95亿度。在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方面,累计处理餐厨和厨余垃圾120万吨,生产天然气800万立方米。在危废处置方面,完成了长寿危废处置场二期项目建设,新增危废焚烧能力100吨/日,新增填埋能力30万立方米,全年处置危废5.13万吨。
- 依托智慧环境平台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服务供给能力和治理能力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大力开展智慧水务、智慧垃圾焚烧、智慧环卫、智慧监测检测建设,依托“1+ N”智慧环境总平台和分中心,打破供排水、垃圾收转运等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通,全面提升了生态环境服务供给能力和治理能力。
- 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打造群众高品质生活
一直以来,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坚持服务为民、保障民生,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展现更大作为。2023年,集团供水水质合格率、污水、烟气达标率均达100%,并不断提升供排水系统韧性,优化服务流程,完成了主城区33公里DN300以上供水管网新建、改造以及2.1万户主城区老旧居民住宅用水提质改造,建成投运郭家沱大桥等互联互通供水管道工程,保障全天候供水安全稳定。所属的供水企业在2023年8月全部实现二手房过户和供水过户同步,并充分发挥“网上营业厅”等线上平台作用,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努力“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 聚焦主责主业攻坚克难 企业质效不断提升
2023年,重庆水务环境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科技创新等方面攻坚克难、全面突破,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同时,在集团、所属企业及5家中外合营企业全面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修订完善党组织研究决定和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明确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在市场化改革方面,打破“铁饭碗”让“市场说了算”。2023年三峰环境集团顺利完成职业经理人第二任期聘任工作;在重庆分质供水公司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通过设置阶梯式目标、阶梯式薪酬,鼓励其抢占市场。
- 发挥主业优势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整体提升
自2021年以来,作为市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成员单位,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积极对口帮扶石柱县桥头镇及长沙村,充分发挥在供排水、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优势,推动长沙村人居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充分结合,打造集乡村旅游、生态观光、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特别是2023年,集团明确供水保障、环境整治、产业发展、融合共建等4个板块共13个具体帮扶项目,投入帮扶资金350余万元,重点支持镇村管道直饮水项目、长沙村农村饮水示范村建设、滨湖小镇商业项目等,务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上台阶、开新局。
- 强链延链补链 打造“4+N”大环境产业图谱
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将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动,大力盘活存量资源,扎实培育增量项目,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在污水处理领域,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同步开展污水厂网一体、污水资源化利用、镇村污水处理等业务布局。在固废处置领域,加大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保持技术、运营等核心优势,开展并购拓展、产业链延伸和海外市场布局;在环境治理领域,依托水处理等业务优势,加大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等业务拓展布局,探索进入资源再生领域,开展循环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4+N”大环境产业全景图谱。将坚持数字建设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力,以旗下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纽带,以集团“1238”数字建设总体布局为依托,推动集团科技创新、数字建设从良好起势到突破成势,尽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实物工作量,实现企业治理整体智治,主业产业迭代升级,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 毛平: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 朱江:对重庆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底气
- 文天平:潼南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增长极、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
- 王志杰: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产业科创高地
- 李应兰: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
- 秦文敏:璧山将争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排头兵
- 朱军:传承弘扬红岩精神 为新重庆建设凝心铸魂
- 巩义胜: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强县
- 谭庆:铜梁谋定“5+5”,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 李庆:万州全力奔跑在“工业强区”发展道路上
- 曲斌:不断强链补链延链 打造“4+N”大环境产业全景图谱
- 刘宴兵:实施“六大行动” 激发教育强市建设新动力
- 余国东:一体推进“九治”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重庆力量
- 刘波:打造更多具有武隆辨识度的文化旅游产品
- 廖传锦:计划到2035年重庆将全面建成青年发展型城市
- 万容:擦亮"民营经济""千年荣昌"2张金名片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荣昌
- 庞茂琨:擦亮川美“金名片” 助力重庆文化强市建设
- 邹艺:打造现代版幸福桃花源 走出强村富民现代化新路子
- 李志:以数字全生态、全价值链视野 助推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巩书凯:工业互联网为现代工业和经济注入新动能
- 赖薪郦:加强高价值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助重庆汽车乘势而上
- 廖洪海:跨境电商搭桥 助力重庆企业“出海”
- 王茂春:推动长嘉汇金融中心建设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