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校治理变革 活力领创未来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分论坛在渝举行

  11月26日,由重庆市教育学会主办、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学校治理变革 活力领创未来”分论坛举行。论坛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邀请教育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校长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展开交流研讨,寻找解决当下教育难点、痛点,以学校治理变革领导力来强化基础教育的育人阵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致辞。

  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指出,近些年来,重庆的教育不断创新实践,涌现出了以巴蜀小学“学科+”教学成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她希望教育人把握新时期、新特征、新目标,负重自强、开拓进取,推进育人方式的转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让孩子真正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东娇作《当代学校管理的美学观察》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东娇作《当代学校管理的美学观察》报告。张东娇表示,当代学校管理的美学角度日益彰显,审美已成为与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等量齐观的学校管理取向。作为美学基本要素,善是美的动机,直觉是美的基础,和谐是美的状态。对当代学校管理之善、管理之直觉、管理之和谐进行观察和讨论,既具有管理学意义更具有美学价值。观察学校管理之善,察不善,防伪善,是学校管理美学的首要话题;观察学校管理之直觉,自由裁量用好管理直觉,可以增加管理的灵动性和质感,增强审美体验;观察学校管理之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环境和谐,察其失和之症,用均衡提升管理质量,最终可以成就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活。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马宏(中),副校长吴倩(右)、郭娅娟(左)作主题分享。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马宏,副校长吴倩、郭娅娟以《学校治理变革·活力领创未来》为题,分享了巴蜀在“后成果奖”时期,立足“人”的活力激发,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收获真成长,以人为核心的“课改再深化行动”全历程。马宏表示,回应强国建设要求,巴蜀根植于“活力领创未来”,通过“学校治理变革”,持续深化“学科+”特等奖教学成果中的“管理护航”,带动老师们在一致目标下,专注地去找寻个性化教育的实现路径,从而以教育的专业性真正服务于孩子的一生成长,翻开教育是“做的哲学”新篇章。

  对工作坊实践情况进行汇报。

  如何在“双新”“双减”下让核心素养有效落地,以团队方式提升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教研变革领导力?如何让每位教师都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工具库,保障教学的常态优质可持续?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校长潘南、副校长李永强带领团队在“真研究”成效中选取了“教研”这一重要抓手,开启实践体验工作坊,与嘉宾一起在“做”中相互启发,共聚智慧、共创共享、共同成长。

  两位校长表示,教研工具的演进代表了教研活动从补偿性教研到合作共创型教研的转变,需要备、教、学、评四位一体的教研制度资源支撑,以及依靠团队开发的资源系统的支撑,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巴蜀教研活动的核心是教师与人的发展,应激发学校中“人”的活力,引领教师走向生命的成长,形成微光成炬的样态,让学校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圣讲话。

  专家引领环节,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圣揭示了巴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点赞巴蜀小学“做至美”的教育追求,以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自下而上实践创新丰厚教育思想,确保了学校办学方向和学校成员行动的一致性。她以“果敢英勇、义无反顾的心愿力”“非凡的系统领导力”“超强的头部资源聚合力”“基于不安的自我变革力”领导力密码盛赞,并殷切期待巴蜀小学能够从教育哲学、创新体系、管理方法、格局精神等方面创生出巴蜀独有的本土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总结讲话。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从3个“三”总结了巴蜀小学的行动密码。第一个“三”即“三敏”:对新方向新资源的“敏感”;在教育是“做”的哲学中形成了巴蜀小学独有的见识与“敏锐”;看明白了想清楚了赶紧做、赶紧行动的“敏捷”。第二个方面为“三格”,即“格律”“格局”“格调”,“三格”对应人类文明、人类教育的三大追求,求真,求善与求美。最后是“三见”,即“见己”“见人”“见天下”,在读懂自己的过程中,为教师创造丰富的发展平台,做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李政涛强调,巴蜀小学为学校治理变革创造贡献了治理体系,为育人方式改革创造贡献了育人体系,为激发办学活力创造贡献了典范样本,它不仅带动学校的老师们、学生们、家长们成长,也在全国范围内带动更多的老师、校长、学生在创造的育人道路上持续共生共长。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