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渝中示范区课堂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11月15-22日,渝中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课例展示活动举行。活动以线上直播+线下展示模式同步展开,共带来19节课例展示及说课。
此次活动以“实施集智备课 推进共生课堂”为主题,由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市求精中学校、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校承办,来自各学校的19名教师进行了课例展示、说课及教学经验分享,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教师到场进行了观摩学习。活动邀请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礼修、重庆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智良、重庆市基础教育科研所副所长余朝元等18位教育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指导。
求精中学校教师王怀柱课例展示现场。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教师安业课例展示现场。
15日,渝中区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课例展示活动开幕。当天,求精中学校教师王怀柱、第二十九中学校教师安业分别立足初中地理“主题五 认识中国”、高中地理“选必2区域发展”,作题为《从汽车产业看川渝差异、联系和协同发展》《“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的课例展示。王怀柱着眼学生熟悉的“乡土”,创设教学情境,从具体汽车产业案例入手,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川渝两地在资源、技术、产业基础及位置要素中的差异,还利用析图表、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两地交通、位置、技术、文化与能源方面的联系。基于学生得出的两地差异与联系的结论,课堂进一步阐释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内涵,并最终落脚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安业以“一带一路·五问五答”导入课堂,通过线路地图、视频等材料,生动且详细地带领学生理解“一带一路”的“背景、内涵、线路、提出、建设”;通过三个视频展示国际合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国际合作中的各地区特点与优势要素;通过学生速读、关键词提炼、小组探究等方式,与学生们共同探析国际合作的意义。
重庆市教科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张文革作课例点评。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李晴作课例点评。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高中地理教研员许方林作总结。
随后,重庆市教科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张文革、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李晴对教师课例展示进行点评。两位专家对渝中区的教研水平给予了评价,并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认为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同时也对两节课例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张文革指出,教学情景创设需具有统整性、趣味性、支撑性,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建构,注重合作探究与师生互动。李晴着重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指导教师们在设计相关课程时应避免生搬硬套,要注意有机渗透、合情合理。最后,青岛第一中学教师代表于浩淼分享了学习心得,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高中地理教研员许方林对当天活动进行了总结。
据悉,此次活动于11月15、16、22日,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重庆市求精中学校、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校分学科同时展开,共带来高中九大学科的7节课例展示、8节说课、1节单元分析、1节校本研修、1节现场观摩课及1节实验教学经验介绍,为普通高中立足新课堂,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构建课堂教学新样态集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