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学会举办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11月10日,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学会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重庆七中沙滨学校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四川、重庆5个省市的教育专家齐聚重庆,共话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刘建华表示,沙坪坝区始终将教育强区作为首位战略,坚持以均衡为主线,构建“一圈三带”全域教育优质发展新格局,推进新时代优质学校集群化发展3.0行动,构建五级金字塔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区管校聘”改革,促进城乡薄弱学校交流。

  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刘建华讲话。

  刘建华强调,沙坪坝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吸取各地专家们的智慧结晶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扩充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关爱制度化,持续擦亮“沙磁”教育金字招牌。

  重庆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邓沁泉讲话。

  重庆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邓沁泉指出,重庆要充分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尽最大努力缓解和解决好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矛盾,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秘书长闫顺林。

  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秘书长闫顺林提出了五育融合的四条路径,指明要真正实施五育融合,还要从组织上,科学研究上,集团化办学上,评价新机制学方面上去下功夫。闫顺林认为,五育融合其实是跳出了单一学科边界、时空边界,为破除内容叠加的教育怪圈,破解灌输管死的内卷现象,提供了宽阔视野与极大的可能性和一条生机勃勃的发展新路。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学会会长刘向军。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学会会长刘向军展示了天津教育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介绍了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三大类十五个小类的课程框架,还介绍了他们如何丰富课程资源、服务学生优质发展、深耕课程价值空间,奠基课堂教学转型的深度实践。刘向军称,南开区以“公能引领”,对中小学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了习惯养成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核心价值观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等,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例,包括传统文化课程、国学课程、历史古迹研学、文化场所研学、主题实践活动等。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倪志刚。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倪志刚从创新驱动、补长短板、科研引领、核心素养、资源配置、区域战略等6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教委、学会、学校在高质量发展上所做的大量工作,重点介绍了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学院、学校“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的研修模式以及开展系统性的项目化学习研究的经验,包括单学科单元内、单学科跨单元,以及多学科融合、跨区域联动等学习形式,特别是跨学科综合实践和数字化技术赋能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学会秘书长李雪凤。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学会秘书长李雪凤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武侯区如何在新时代发挥学会服务支撑作用,介绍了武侯区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学会会长李协良。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学会会长李协良作了题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区县教育如何作为——写在“五城区”高质量发展论坛之际》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沙坪坝区教育学会近年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所做的具体努力,介绍了沙坪坝区教育学会在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和使命,提出了“三不做,三要做”的工作思路。他还指出“要站在教育的边缘,靠近中心点去思考问题”“区域校长群体的高度,就是区域教育的高度”等理论,又以“形”“神”为喻,概括了教育学会形在教委、学校、教师之外,其神却贯穿其中的辩证关系,并对未来学会的发展样态进行了设想和展望。

  在下午的分享交流中,北京海淀区、天津南开区、上海徐汇区、成都武侯区及沙坪坝区的五名校长进行了观点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杨宝华分享了学校深入推进家校共育的实践经验,他介绍了学校“五的”办学理念,回顾了学校举办的家庭讲坛21场,沙龙9场,家长晨读7场,特别分享了家长这一群体在家校共育中的收获与成长,他指出学校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同样也是家长的,家长时学校管理的主人翁。

  天津市南开区五马路小学书记田艳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她从五个维度明确了六个年级的劳动需求点,构建起了一套多元的年级目标体系,形成了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她对于未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划、评价方式、具体实施的思考。

  上海市梅园中学书记毛颖结合“双新”背景从坚定办学价值主张,明晰育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建设有张力的课程体系、变革育人方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场景、创新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梅园中学从赋能到绽放的精彩过程。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苏梅从学校研究性文化、研究性课程体系、大概念核心问题教学实践研究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川大附中“双新”背景下的改革实践,讲解了附中如何以研究为切口,开发263门课程,分享了附中育人方式、育人环境、育人体系发生的深刻变化。

  重庆市沙坪坝区滨江小学校长包耘以建设有根的文化、建设落地的文化、建设能影响人终身的文化这三个方面,以“六年学会十二道菜”的厨艺课程体系以及滨江小学“精纺细织”的办学理念为例介绍了开展劳动教育和挖掘提炼学校文化的经验。

  沙坪坝区教育学会副会长李龙均总结讲话。

  分享交流后,沙坪坝区教育学会副会长李龙均代表论坛主办方作总结,他概括了本次论坛的五大特点即代表性、开创性、高端性、创新性和建设性,呼吁各会员单位,以学会为桥梁,携手教育发达地区,共同推动沙坪坝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