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瓶子、一件新材料运动装,到精密仪器的零部件,以及翱翔太空的航空器,都离不开新材料。“涪陵造”新材料不仅与各类物品的生产息息相关,而且凭借产业革新填补了国内产业链“空白”。
10月17日,“解码‘小巨人’——专精特新看中国”主题活动走进涪陵区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以下简称“重庆华峰”)。
在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展厅里,展示着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这三种制备尼龙66(一种热塑性树脂)的原料,以及制备好的呈白色颗粒状的尼龙66。
“这己二腈看着平平无奇,当时为了实现国内自产,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重庆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其伟介绍,以前,己二腈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所垄断,使我国尼龙66产业链、供应链存在严重的“卡脖子”问题。
对此,重庆华峰作为负责团队之一,经过186个日夜奋战,在开发和创新己二酸制备己二腈/胺的工艺路线上取得关键技术和装备的重大突破,彻底摆脱了己二腈供应长期受制于国外的被动局面。
己二腈实现国内自产后,重庆华峰乘势而上,打造全球单套规模最大己二酸装置,实现己二酸产量全球遥遥领先。己二腈与己二酸“强强联合”,为重庆华峰乃至全国聚氨酯原液、聚氨酯树脂、聚酰胺等新材料产业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动力”,推动重庆华峰向“千亿级”产业园迈进。
“己二酸作为聚氨酯树脂相关产品的原材料之一,产能提升直接带动了我们产品的产能与品质实现双飞跃。”叶其伟说,近年来,公司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在高端聚酯多元醇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为企业高端聚酯多元醇产品在市场的推广提供了保障。2022年,重庆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叶其伟介绍,当地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荐一批”的思路,对专精特新企业实行滚动培育、动态管理,在获评的当年,公司获得了一次性专项资金补贴20万元。除此之外,区级各部门也齐发力,例如财政部门的两化融合补助、重大产品研发补助资金,科学技术局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英才计划专项经费,税务部门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
“单从税收优惠数据看,今年截至9月,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重点群体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各类税费优惠6537万元,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3562万元。”重庆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宫艳杰说,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为公司发展注入动力,为下一步研发升级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同时,当地税务部门实时关注产业园生产经营,对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一户式”税费政策上门精准服务,确保应知尽知、应享快享,帮助公司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助力技术研发、创新发展。
重庆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重庆华峰的一个缩影。目前,该产业园已建成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个国家绿色工厂、3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国家授权专利15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
近年来,涪陵区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涪陵区已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家,其中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
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涪陵区紧紧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区、工业强区不动摇,着力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1238”产业科创体系,实施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发展计划,促进中小企业沿着“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道路成长壮大,以专破局、以精立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持续推进高新技术、科技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上市和百亿级六类企业倍增,为全市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扛起涪陵担当、展现涪陵作为、作出涪陵贡献。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