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健康真相知多少】颜色鲜艳的蘑菇就是毒蘑菇?

  近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了采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一家三口。患者在进食蘑菇后10余小时出现腹痛、呕吐及腹泻的症状,并出现了肝功能损害,经该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抢救后好转。

  夏季是野生蘑菇的生长旺盛期,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不少朋友对识别毒蘑菇存在一定误区。如何识别毒蘑菇?常见的毒蘑菇中毒后有哪些反应?误食毒蘑菇中毒后该怎么处理?本期“健康真相知多少”,重庆市健康教育所邀请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杨梅为大家科普蘑菇中毒那些事儿。

  识别毒蘑菇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不能简单根据颜色与形状区分蘑菇是否有毒。杨梅介绍,就以前文提到的野生蘑菇中毒为例,经专家鉴定,患者进食的野蘑菇为江湖人称蘑菇界的“黑白双煞”中的灰花纹鹅膏(“黑”),是一种主要引起肝损害的剧毒蘑菇。其颜色呈灰褐色,与毒蘑菇一定是鲜艳的传言完全不符。因此,颜色鲜艳与否不是识别毒蘑菇的标准。

  误区二: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其实不然,有一些毒蘑菇具有高级“伪装术”,如亚稀褶黑菇,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和黏液,菌杆上也没有菌托和菌环。一旦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衰竭。

  误区三: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

  很多人认为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理由是虫子吃毒蘑菇都没有死。实际上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有一些对蚊虫、果蝇无害的蘑菇,对人却有致命伤害。

  误区四: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

  杨梅指出,这个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银针验毒是个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法提炼的砒霜纯度不高,常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用银器有可能验出。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大蒜并不能起到解毒作用,银器等也不会在与毒蘑菇同煮时变色。

  杨梅提醒大家,很多有毒和无毒蘑菇相似度太高,常人难以分辨,谨防蘑菇中毒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轻易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误食毒蘑菇中毒后该怎么办?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多变。毒蘑菇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抽搐、痉挛、昏迷,甚至出现幻觉、溶血症状和肝脏损伤等严重症状,死亡率极高。

  若误食了毒蘑菇,可立即用指头或筷子压舌根催吐,然后口服温开水反复催吐2~3次,直至吐不出食物残渣为止。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将患者送医,不要因为症状较轻或症状没有恶化就不去医院。越早治疗,越能及早控制病情,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还应保留食用过的毒蘑菇,以便确定中毒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杨梅特别提醒,潜伏期超过6小时的患者要高度怀疑剧毒鹅膏菌中毒,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对这类患者,特别要注意有一个“假愈期”,即经过2~3天的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后貌似“好转”。如果不积极治疗,随后可能发生肝衰竭,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翁小荔 项江韵)

  杨梅,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特别是中毒危重症的救治。

编辑: 张聪聪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6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