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公交车为何由大变小?重庆打造“便捷之城”观察
2023年06月08日 15:3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6月8日电(韩梦霖)日前,2022年《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交通年报》)全面完成。根据《交通年报》的数据显示,随着城市道路、轨道、公交等交通设施供给持续增加,市民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化,出行更加便捷。目前中心城区机动化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率51.4%,个体机动化分担率37.9%,出租车和网约车分担率9.9%,其他出行方式分担率0.8%。

图为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资料图)。新华网 发

  公共交通线网覆盖更广

  2022年,重庆轨道交通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开通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高滩岩-兴科大道段)、四号线二期(唐家沱-黄岭段)、江跳线(跳磴-圣泉寺段),共计91公里,运营总里程463公里。2023年1月18日开通轨道交通九号线二期(兴科大道-花石沟段)、十号线二期(鲤鱼池-后堡段)。2月27日开通五号线北延(园博中心-悦港北路段),轨道运营里程达到486公里(加上璧山云巴15公里,达到501公里)。方便高滩岩、江北嘴、回兴等区域群众的出行。轨道站步行10分钟范围人口覆盖率达到39%。

图为金渝站轨道公交接驳(资料图)。新华网 发

  此外,近年来重庆持续提升轨道站周边步行和公交接驳便捷性。2022年全市实施15个轨道站步行提升工程,公轨接驳线路增加14条,达到514条,占常规公交线路的73%。内环以外区域九曲河、王家庄、中央公园西、刘家坪等轨道站高峰小时平均进出站客流同比增加590人次/小时,增长13.4%。刘家坪、曹家湾、金童路和麒龙等轨道站周边的公交站高峰小时平均客流量同比增加520人次/小时,增长36%。

  开通公交专线方便“一老一小”出行 

  《交通年报》指出,重庆已累计运营小巷公交28条,初步构建“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社区出行网络,开行102条通学专线、9条敬老就医专线,“一老一小”出行更加便利。

  如以403路敬老公交专线为例,该公交专线由高进路运行至两路口,日均运行548班次,客运量约2万人次。该线路使用低地板及低入口车辆,有效提升了老年人上下车的便捷性、安全性,并在车厢内设置轮椅背靠区域和爱心专座,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打造“无障碍”出行环境;同时,在车厢内设置敬老便民箱,备有口罩、创可贴、风油精、矿泉水等物品,满足老年乘客应急需求。

  比如,为解决九龙坡育才成功学校学生的出行问题,开行了4条定制公交专线,投入6辆车运行,每日为220余名学生服务,为学生上下学提供从家门到校门的“点对点”“管家式”的定制出行服务。

图为红岩村大桥(资料图)。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城市道路设施供给增加

  2022年,重庆持续推进城市道路设施规划实施,中心城区新建成通车城市道路310.4公里,总里程达到6336公里。新建成道路中,快速路47公里,主干路32公里,次干路104公里,支路127公里。新建成通车立交15座,总数达264座。新建成道路中有75%为次支路,持续推动33个片区路网更新,打通“断头路”50条,完善提升人行道1900公里。

  区域间联系通道增加,2022年建成红岩村嘉陵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龙兴隧道“两桥一隧”重要通道,冉家坝到陈家坪、巴南到大渡口、龙兴到两路等区域新增联系通道。

  红岩村嘉陵江大桥是重庆市中心城区快速路三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提高九龙坡陈家坪片区至渝北龙山片区便捷性,不用再绕行石门大桥或者嘉华大桥,节约时间10分钟以上。

停靠站台的3209路小巷公交(资料图)。新华网发 

  因地制宜更换小尺寸公交

  由于重庆特殊的“山城”地形地貌,如何保障“背街小巷”等次支道路的群众出行一直以来是困扰重庆公交人的一道难题。

  自2020年起,重庆公交集团对公交车型和运营方式进行突破创新,弥补常规公交车型无法通达狭窄、坡陡、弯急道路的短板。在渝中、南岸、渝北、九龙坡、北碚、大渡口、沙坪坝、江北、巴南、两江新区等个10区,目前,小巷公交日均运行3600余班次、1.4万公里,日均疏运3.86万人次,车均运送乘客约300人次,成为绿色出行的重要典型。

  渝中区针对该区有的区域道路狭窄、坡陡、弯急的特性,更换了小尺寸公交车型,让公交服务延伸至背街小巷。开行了8条小巷公交,增加线路总长度(上下行双方向)75.1公里,较原公交多覆盖道路约9.2公里。以3209公交线路为例,该公交线路服务周边5所中小学的学生出行,服务约10万人。据大数据测算,开行后,乘客平均步行时间由7-10分钟缩短为4分钟。 

编辑: 张青
精彩图片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67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