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现场。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5月15日电 什么是非法集资?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犯罪?2023年5月15日是第14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重庆警方在江北区观音桥商圈举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启动仪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活动现场,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周梁泉向群众传授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犯罪的知识。周梁泉介绍,典型的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有“四部曲”,即从“画饼”到“造势”到“吸金”,最后就“跑路”。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就是打着高额回报的幌子,一步一步挖好陷阱,引诱大家上当。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犯罪?周梁泉现场支招要遵循“四看三思等一夜”法:看融资合法性、宣传内容、经营模式和参与的集资主体,思考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思考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以及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最后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
“前几天还有人给我推荐一款理财产品,说收益高、回报快,一直劝我去买,我还有点心动打算试试。幸亏今天听了周警官的讲课,否则我一辈子的积蓄就要打水漂了。”60多岁的王婆婆表示。
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全市公安经侦部门聚焦危害经济安全、破坏经济秩序、损害营商环境、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突出犯罪,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地下钱庄、非法集资、传销、骗取留抵退税犯罪等专项行动。据了解,2022年至今,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共办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2551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2721人,挽回经济损失2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