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罗云镇干龙坝村全貌。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1月13日电(李华曾 陈雨)隆冬时节,在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罗云镇干龙坝村的榨菜种植基地内,成片的青菜头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基地不远处,长江一级支流龙驹河河水清澈见底,呈现出一泓清水润田园的美丽景象。
“以前这里生活污水直接流入下方水田,形成了一个污水塘,臭气随风而来,周边居民苦不堪言。”村民罗福昌说。
如何打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局长邱国光说:“我们的探索是推进污水资源化和化肥减量化,降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本、消除农村生活污水直排乱排现象,减少耕地化肥使用、通过喷灌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发展生态有机绿色农业。”
2020年8月,涪陵区在罗云镇干龙坝村的桂花园农民新村建设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工程。该工程采用“化粪池出水-生态调控池(调节水量、自动控制、曝气)-管网延伸至庄稼地-智能化浇灌”模型,规范了生活污水的排放,破解了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难题。
如今,在干龙坝村桂花园农民新村,居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到污水处理设备中,经过格栅池、生态调控池等处理后,通过管网输送到田间地头,不仅变废为宝方便村民浇灌,还将昔日的污水塘变成清水池。
2022年11月9日,村民用处理后的生态池污水灌溉涪陵榨菜。新华网发
邱国光介绍,在桂花园新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涪陵区探索建立了集“污水收集管网+智能生态调控池+还土管网”于一体的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污水管网主要收集厕所污水和生活排水,不包括工业企业废水和畜禽、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废水,并严格执行雨污分流管理;生态调控池主要是蓄积调节污水,一方面通过厌氧发酵反应实现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另一方面通过配置智能化冲洗混合泵等,无需人工清掏池体;还土管网连接出水桩,用于旱地、林地、菜地、果园等土壤灌溉,不能用于水田灌溉。
截至目前,涪陵区已投入约8000万元建成78座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污水资源化利用达到600立方米/天,共计生态调控池1万立方米,接入还土管网120公里,灌溉出水桩1750套,还土面积达到2500亩以上,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案例》,涪陵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模式成功入选14个首批示范案例,该案例将作为西南山区旅游型村庄集中处理与分散利用相结合技术模式进行推广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