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光大银行重庆分行提示: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翻新,严重威胁公众财产安全,尤其侵害老年群体的养老积蓄。特此结合真实案例揭露新型骗局,助老年群体提升识诈能力,守护幸福晚年。
案例警示一:警惕“百万医疗”扣费陷阱,谨防NFC盗刷
65岁的李某接到一个自称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地说出她的信息,并告知她开通的“百万医疗险”即将自动扣费2000元,需要立即解绑。骗子声称系统升级,必须指导操作解绑,诱导李阿姨将信用卡贴近手机背面进行所谓的“验证账户状态”,并要求她提供六位密码。李阿姨轻信后操作,结果收到银行短信提示“银联您尾号3636的账户消费20万元,余额0元。”骗子正是利用NFC贴卡功能读取了银行卡信息并实施了盗刷。
小茄子提醒您:接到任何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通过官方APP、官网或客服电话核实。银行或正规平台客服绝不会要求您将银行卡贴近手机操作,更绝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任何要求提供密码、进行NFC贴卡“验证”的都是诈骗,请谨慎使用手机NFC功能。
案例警示二:当心“快递滞留费”骗局,远离远程操控
70岁的王某收到一条短信,称他的快递已到驿站,提供了取件码和一个咨询号码。王大爷没找到快递,便回拨了短信中的号码。对方称需要支付“滞留费”才能处理,并诱导王大爷下载一个名为“云客服”的陌生APP,要求他进行刷脸验证并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王大爷照做后,手机被对方远程控制,信用卡被盗刷。在手机被控制期间,张大爷无法接收到反诈中心、银行等部门的任何预警电话,直到盗刷完成才发觉被骗。
小茄子提醒您:对不明快递短信,请直接通过官方购物平台物流信息或快递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公众号查询,切勿回拨短信内陌生号码。绝对不要下载对方指定的任何不明来源软件,尤其是远程控制类APP。任何要求下载App、进行“刷脸验证”并索要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如发现手机异常(如无法接电话、自动操作),立即断网关机,联系银行挂失并报警。
案例警示三:提防“商品退款”邮件,勿点不明链接
60岁的张某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通知她之前购买的商品需要操作退款。张阿姨点击了邮件中的陌生链接,在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虚假页面上,按照诱导输入了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她的信用卡信息被窃取,遭遇了盗刷,财产蒙受损失。
小茄子提醒您:对于邮件、短信、微信中突如其来的“退款”通知,务必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轻易点击内含链接,这些链接往往指向高仿的钓鱼网站。如有退款需求,请务必通过原购物平台或商家官方渠道进行操作。在任何不明页面,切勿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