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山万里重”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文献展开幕

  12月6日下午,“关山万里重”——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文献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致辞。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致辞。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届学生龙德辉致辞。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展览主题“关山万里重”,以“大事记”为时间线索,串联起从1953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至今70年来的发展历程。文献展共分为引言和六大版块,以珍贵一手文献、史料、实物、书籍、手稿、雕塑作品、票据、书信、教案、大纲、作业等交叉印证,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互观照,分主题、列专版、有重点地营造了一个时空交错的现场,呈现了一个“学术共同体”充满温度和质感的生长发生历程。

  现场展出的文献、史料、实物、书籍、手稿等资料,吸引雕塑系师生查阅。

  现场展出的雕塑作品。

  “艺术必须要从生活当中来,要为大众服务。”曾在雕塑系学习工作30余年的隆太成老人透过展出的历史照片,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和同学、老师、民间艺人共同创作、现场创作、开门创作《收租院》的时光。他回忆道,当时的学习创作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对社会状况有更亲身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艺术创作。

  立于展厅入口处的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春》《夏》《秋》《冬》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这4座于1984年落成的城市雕塑,已陪伴重庆市民近40年。谈及当年该组雕塑的创作过程,时任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研组组长的龙德辉介绍,在集全系之力确定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设计主题后,大家商议“春”是仙女散花,“夏”是男子逐浪,“秋”是通过一位拿着麦穗的劳动妇女体现丰收,“冬”则取“冬猎”之意,展现了一位狩猎的男性。

  参观者在《春》《夏》《秋》《冬》雕塑作品前驻足。

  “这样一个展览,不仅仅是针对川美雕塑自身脉络的梳理,更是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样本为中国雕塑的发展提供思考和研究的参照。”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表示,川美雕塑系从成立之初起,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它不仅是一个学院式教育,更是以开放的方式来回应时代和社会。如《春》《夏》《秋》《冬》4座城市雕塑就是艺术从架上走向公共空间大门的一个代表。

  焦兴涛说,新时代对于公共艺术的需求和新的艺术样式在不断地拓展大众的审美边界。在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以更加广泛的方式走入城市各个角落的当下,会看到更多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社会美育普及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更强调与人的沟通、参与、交流,注重大众生活经验的呈现,以更好地链接起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和日常感受。他希望广大市民不仅可以从文献展中看到川美雕塑系如何应时代之变,与时代互动、共进,讲好“中国故事”,也能从展览中重构雕塑的概念内涵,从而扩展对艺术理解的空间和维度。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3日,市民可前往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预约免费参观。(崔梦莹 胡念)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