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基于共识促教师交流、课程衔接、综合评价、家校共育协同育人

  主持人:提到面向幼儿的教育,当前,广大家长比较关心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的衔接,对于处于不同学段教育的三位校长,如何看待幼、小、中教育衔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该如何做好衔接,从而让高品质教育更具一体化和连贯性?李校长,请先分享下您的看法。

  李潇珂:其实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的衔接非常重要。正如我们今天三位校(园)长而言,我们有独特的这样一个环境基础,一直在一个园子里发展了90年,对于这样一个衔接有着先天的很好的优势。

  我们认为这样的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未来的学习能力。所以良好的教育衔接有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社交等方面,学生需要得到连贯的教育,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中学阶段是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与之前的幼儿和小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中学教育与幼儿、小学教育脱节,学生可能会面临学习上和适应上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15年一贯制的培养上有一些共识:

  1.建立共同的教育目标。幼儿、小学和中学教育应该共同制定教育目标,确保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能够相互衔接,从而保证教育的连贯性和一体化。

  2.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中学教师需要与幼儿和小学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3.做好各学段的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应当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合理的衔接。同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课程,使得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够获得连贯的学习体验。同时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衔接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4.推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学生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孩子们在各个阶段的成长情况,而不是仅仅关注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这是很片面的评价观。我们改变这样一个片面的评价观是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式,从而形成全面的培养的一种方式,促进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5.建立家校共育体系。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学阶段应该与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三个阶段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这15年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和支撑。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