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巴蜀教育人:用奋斗诠释初心 用专业承载使命

  主持人: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教育人的重要责任。对于巴蜀小学而言,马校长,您认为巴蜀教育人应如何去践行这种责任担当?

  马宏:大家都知道,教育既是民生之基,也是国之大计。新时代,巴蜀小学也和各个学校一样一如既往地承担着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就落实在刚刚校(园)长们所讲到的立德树人的过程当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优质均衡教育的建构中持续发挥一所学校的基石之责。用巴蜀老师耳熟能详的两句话来诠释和回应这份责任,那就是“用奋斗诠释初心,用专业承载使命”。

  具体来讲,汇报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我们如何在优质均衡教育的建构中来发挥基石职责?巴蜀把这种责任担当转化为“1+1+N”教育文化互助行动,从2002开始,发展到如今迭代升级为“中国好老师,巴蜀公益行”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持续坚持20几年,辐射到了重庆市30个区县和近20万师生,还有全国多个省区市。近年来我们通过研发“学教小助手”等工具,用数字赋能的方式,实现了文化互助的常态化实施。

  第二个方面,这样的一个教育文化互助行动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就要做好自身专业实践,做好刚才提到的“1+1+N”当中本位的“1”,才能再来通过学校植根深厚的志愿者文化,对内深化研究,联动更多的“1”,也就是刚才所说的第二个“1”,服务更多的“N”,辐射推广,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这么多年我们经历其间,真正收获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好。当我们的老师收到牵手的乡村学校孩子用餐巾纸写的“谢谢”的时候,或者收到孩子们满眼珍惜地递来的一颗水果糖、一颗润喉片的时候,你真的能够想象,涌动出的那一份真挚与感动,将会是让师生一生难忘的。这个过程当中,这些年的坚守下来,激活了老师们更深入地链接了更多的人:比如我们有的老师就带着自己班里的孩子,和互助学校的孩子长期一对一的书信往来,互相送书、送学习用品、送温暖、送友善……老师的大爱和情怀就在这样的交往和链接中自然发生了。

  所以你会看到,这样的过程,提升着教师的专业素养,涵养了老师们的精神气质,从专业成长努力地走向生命成长,志愿者文化互助也成为学校反哺教师团队成长的重要平台,让更多的老师明晰着教育的责任与使命,用朴素的话来讲,就是教育人做好自己的过程当中,服务他人的良善、大爱和美好。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