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自我成长

  主持人: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教育始终伴随并影响着学生的生命成长。刚才李校长已经就中学教育与各学段更好衔接作了深入的分析,罗园长,请您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学前教育?

  罗虹:说到“幼小衔接”,我想这应该是当前幼儿园、小学、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国家层面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尤其重视的教育问题。就在上个月,教师节期间,我应邀参加了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幼小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研究》专家论证会,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方面的知名专家、小学校长以及高校的专家一起共同探讨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相关议题,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层面对于幼小衔接的重视。

  我认为,对于幼儿园来说,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是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系统工程,它融入在孩子的整个幼儿园生活当中。而幼小衔接的关键在于理解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帮助他们在可操作、可探究的游戏活动中获取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获得习惯、兴趣和能力的提升,得到学习品质的培养,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学前阶段,与中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幼儿的学习不以书面文字符号为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不断丰富指向儿童心智发展的园本课程,运用多元的游戏材料和师资资源,创生“Happy ball运动项目”“豌豆大叔故事屋”“美劳融合”等精品课程和类型丰富的多样性特色游戏课程,让孩子们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在与同伴和老师的相互学习中,从独立思考走向共同创造,不断经历感知、思考、表达和创造循环往复的过程,逐渐养成乐善好学、探索创造、勤于反思、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这也是巴蜀近十年不断建构的自在创造课程的精华与关键所在。

  此外,在幼小衔接课程中,我们始终将儿童视为参与衔接教育的行动主体和责任担当者,引导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自我成长,建构积极有力的自我概念,为幼小衔接奠定稳健的心理起点。我们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孩子们分小组探究、实地调查、共同讨论,真正体现“儿童成为研究者”的理念,主动参与、自主建构对未来小学生活的认知。

  当然,幼小衔接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家长。近几年,我们不断研究和尝试聚焦“幼小衔接”,开展深度的家园协同,打造“1+N家庭教育新课堂”。今年6月,我受邀到山城老年大学给老年朋友们作了题为《来处明亮 未来有光》的专题分享,基于脑科学的角度给家长进行了一些分享,让他们从案例当中去明白该怎么样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向家长阐述了科学衔接的重要性。这个活动过后引发的反响超越了我的预期,我没想到这些老年朋友们反映非常大,由此我给他们推荐了一本书叫做《儿童自然法则》,这个书也适合老师,适合我们的家长来看,特别的好。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