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秀山:打造最快15分钟“急救圈”,构建高质量院前急救体系

  近年来,秀山县卫生健康委着力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院前急救能力提升行动,通过统筹推进全县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完善城乡联动、上下衔接、组织有序的院前急救工作机制,构建“响应快、救治准、基础实”的院前急救体系,打造“城区15分钟急救圈,农村地区30分钟急救圈”,为群众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织密院前急救网络 在“快”字上下功夫

  “喂,120吗?洪安新田村摩托车翻了,有2个人受伤,你们快来!”日前,秀山县120调度指挥中心接报一起交通事故,位于洪安镇一村间小路,距离秀山县城45公里。

  接报后,县120调度指挥中心按照“就近、救急、就专业能力、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立即调度洪安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火速前往现场处置救援。

  从接报派车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开展医疗救援,中间不到30分钟。患者的成功抢救,不仅得益于急救人员的有效处置,更得益于快速的急救反应时间。

  “我们要求急救电话响起后10秒内需接入,录入患者的所有信息,派遣最近的救护车3分钟内出车,并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秀山县120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说。

  秀山县为进一步织密织牢急救网底,积极打造“城区15分钟急救圈,农村地区30分钟急救圈”。据了解,秀山县通过财政投入50余万元新建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完善智慧急救120指挥调度系统,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信息互通和工作衔接,并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院前急救日常工作保障。截至目前,全县配置120院前急救救护车35辆,医护人员168人,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

  “目前,全县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全部接入了急救网络,依托智慧调度系统发挥院前急救体系优势,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秀山县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波介绍。

  实施院前分类救治 在“准”字上下功夫

  “事发地在洪安镇街上至新田村距新田村委会1公里处,2人受伤,到达现场后请将相关情况反馈120调度指挥中心。”秀山县120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正将现场情况实时反馈给随车医生,便于救护车组精准定位事发具体地址和现场基本情况。

  洪安镇中心卫生院救护车组到达现场后,迅速开展分类检伤救治。经初步检查、评估和相应对症治疗后,重症人员被快速送往秀山县人民医院,轻症则被送往洪安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据秀山县120调度中心负责人闵炘皓介绍,120救护车的车内、车外、后仓都有实时监控,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车辆的行驶路线、时速、距离等情况。针对特殊患者或者危重症患者,秀山县人民医院专家可远程指导车内医生进行急救。

  “以前,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十分有限,医疗急救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遇到突发灾害事故和重大疾病时第一时间处置效率不高。”梁波说,如今,偏远乡镇依托120调度指挥中心与医院专家互通病情信息,增强了急救服务能力,帮助乡镇医务人员最大限度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仅2023年上半年,120调度指挥中心就通过调度成功救治了253名危急重症患者。

  秀山县还在城区10个公共场所配置了AED,并与智慧急救120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对接。当群众开展自救时,县120调度指挥中心能第一时间准确定位事发地点,及时联系场所负责人,迅速调配120救护车组前往救治。

  强化全县急救能力 在“实”字上下功夫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急救医疗工作,建立健全适应社会需求的急救服务体系,更好地应对日常急救任务和突发事件,2022年秀山县卫生健康委印发了《秀山县救护车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救护车辆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确救护车辆配置标准、审核办理程序、使用管理及行车安全,统一救护车辆外观标志标识。

  秀山县卫生健康委通过不定期的“120”调度指挥抽查,分点位督查出车时间、急救人员及药品器械配置、现场处置等措施,保证急救效果;建立“月坐班、月通报、月约谈”制度,每月底派专人入驻“120”指挥调度中心,督促出车情况,通报全县院前急救工作情况,保证出车及时、处置规范。此外,还持续加强了与应急、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衔接力度,建立机制,各部门明确专人负责联系,及时沟通共享信息,确保院前急救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展。

  “我们还建立了4支60余人的卫生应急队伍,负责全县医疗急救、突发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和心理救援工作,确保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能第一时间‘拉得出、打得赢’。”秀山县卫生健康应急管理中心负责人说。

  队伍扩大的同时,人才培育也要跟得上。为此,秀山县开展急救人员心肺复苏、创伤现场急救等相关内容培训;开展院前急救演练;组织干部参加专题培训。秀山县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院前救援队伍。

  为进一步提升急救和自救水平,秀山县依托重庆市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公众急救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等活动。据统计,近年来秀山县共开展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55期,培训5728人次。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的重要保障力量。梁波表示,“120”是急救线,更是生命线,秀山将继续结合县域实际,加强高质量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为群众开通生命通道,为秀山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罗洪君 鞠小锋)

编辑:张聪聪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