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能找到重庆的烟火气?没有标准答案。从衣食住行的“百姓小事”里展现出的烟火气,更是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包容心。凌晨6点的“背篼专线”——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算是其中一个。
9月21日,微雨,天还未亮,4号线石船站。不像凌晨城市里的地铁站静默一片,这里站外聚集了挑着扁担、背着背篼的菜农,闲聊声此起彼伏。他们是附近石船镇的村民,天不亮就从周边赶来,要乘坐当日的第一班地铁到市区里去卖菜。
自2022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开通运营,每天来石船站搭乘地铁的菜农多了起来,这条线路,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背篼专线”。
上游新闻记者凌晨出发,跟随这群菜农一起,坐上了第一班地铁列车。
晨起的菜农
时间拨回到4点50分,渝北区石船镇太洪村。农屋门前地坝,灯光亮起,60岁的张益云和老伴胡孝芬,把沾满雨水的藤藤菜整齐码好,不一会儿,在大背篼里堆出了尖,老伴拿来两个尼龙口袋,封口打了结。
“扎实些,不得落出来。”说话的是张益云,脸庞瘦削,皮肤粗糙。是个赶鱼嘴场的周四,他2点多就起了床,去地里摘了好些菜。
“这一背篓有好重?”
“70多斤嘛!”
“走哪里去卖?”
“今儿赶鱼嘴!早点去占个好位子,卖完还要早点回来打饲料。”套上防水外套,张益云微微躬身,在老伴的帮助下,背上了背篼。
5点左右,他搭上同村村民的车,出发前往轨道石船站。穿过场镇,走过一段没有灯光的无名小路,灯火通明的轨道高架站出现在眼前。
很快,站外通道上的菜农越来越多,张益云跟几个熟悉的街坊拉起家常。
邻村的嫣雯芬,第一次来赶早班地铁去卖菜,只背个小背篼,轻装上阵。“去哪里卖嘛,听你的哟,老师傅!”她朝张益云打趣道。“勒个才是卖菜的老师傅!”张益云笑着看向身旁一位头发有点花白的妇人,“别个每天都要走‘城头’去卖菜。”他说的是69岁的刘桂文,和张益云不同,她准备去更远的市区里卖菜,观音桥、黄泥塝等闹热的地方。
“石船种菜的人多,在当地没得啥子销路,外面好卖些。”刘桂文的箩筐里,装满冬瓜、南瓜、苋菜,一共十几斤新鲜蔬菜。她说,地铁开通之前,出去卖菜要转三道车,路上要花好几个钟头,现在地铁开了,个把小时走拢。
70岁的白时彬笑了笑,他和老伴是从洛碛来的,开着小三轮走了2个小时才到石船站。“街坊邻居都在说嘛,坐到地铁出去卖菜方便些,我们这个年龄的老年人坐地铁还不要车费,这些政策好得很啊。”他准备去民心佳园,当地一斤卖3块多的菜,运出去之后,可以卖到5块左右。
暖心的地铁
“难得背嘛,还早哇!”轨道石船站的保安李中仁默默站在旁边,只是笑着听,并不搭话,看到一位老婆婆背着背篼等地铁开门,他走上去,搭了把手,帮她卸下背篼。
自4号线二期通车以来,他一直在石船站上班,久而久之,很多菜农都成了熟面孔。“帮到他们扶哈、抬哈,都是正常操作噻。”
看到这一幕,张益云转头笑着对上游新闻记者说,“他们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确实很不错,经常有那些老头儿、老太太不方便的,他们都来主动帮忙。”
“师傅,可以开门了,他们都背起背篼的,重得很!”6点15分,石船站内,看着人群渐多,值班站长郑嫦攀,拿起对讲机,朝车控室看了一眼,说道。
比正常的开门时间稍早了一些,轨道站闸门缓缓打开,迎接第一波客人。
“开了!开了!”背着背篼的村民径直往里走,张益云随着人群,排成一列纵队准备过安检。背篼、箩筐尺寸偏大,过安检机不方便,安检员手持金属探测仪,弯下腰,一件件手检。
“很多乘客都背的菜,易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站内的工作人员会进行手检,进站后,也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引导他们进站、上车。”郑嫦攀说。
6点30分左右,第一班车抵达石船站,菜农陆陆续续上车,几节车厢瞬间坐满。车厢内变得拥挤起来,菜农们三五聚在一起,有的靠着背篼打起了盹儿……
包容的乘客
列车运行至三板溪站,乘客王女士上了车,每天6点49分,她都要乘坐这班车到唐家沱去上班。
看着满车的背篼、箩筐,她并不惊讶,“基本每天都看得到这些菜农,不过,今儿特别多。”她说,虽然车厢看起来有点杂乱,但农村出身的她,特别理解菜农们的辛苦,并不会介意这些细节。
“不少农村的老人家,一辈子忙惯了,在家里也闲不住。种点菜坐地铁出去能卖个好价钱,也可以找点零花钱!”从石船站上车的乘客熊先生,一路都在和同车厢的菜农们闲聊,在他看来,地铁的开通,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7点,抵达鱼嘴站。张益云和几个菜农下了车,脚步很快,三步并作两步出了站,仿佛背的不是70斤重的蔬菜,不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穿过热闹的鱼嘴场镇,他找到一处僻静的地方“扎根”。短短2个多小时,新鲜的藤藤菜一售而空。10点多,他坐上返程的地铁。
“一个上午卖了百多块,对我们农村做庄稼的来说,这个价钱还是嘿不错了。”张益云笑着说。(记者 谭旭 摄影 冉文 视频编辑 王善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