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强信心·走进百企|新场景、新交易、新产业 重庆“碳”寻绿色发展之道
2023年09月21日 09:18 来源: 新华网

  编前语: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世界经济的持续疲弱,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仍然实现同比3%的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这殊为不易的成绩,是我们开拓前进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黄金更宝贵。2023年,我们面对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在加深。然而,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变,人民的信心正不断增强。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华网推出融媒体栏目“强信心·走进百企”,通过深入的采访调研、丰富的融媒形式,与您一同见证广大企业开拓进取的蓬勃活力,见证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坚定信心。

  新华网重庆9月21日电(李元元 陈雨)“空调不低于26℃、随手关灯、手机电充满就拔掉插头……以前,这些是容易被忽略的省电细节,如今已经成了我和家人都能做到的生活小习惯。”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双龙社区陈炫霖说。

  新场景

  节约用电、低碳出行可增加“收入”

  陈炫霖和家人用电习惯的改变源于今年7月开始试点推行的居民“电-碳”碳普惠应用场景。“在这个应用场景下,节约用电的行为省下来的电可以折算为节电减排碳积分。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碳积分还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一举两得。”陈炫霖说。

  居民“电-碳”碳普惠应用场景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研发。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数字化部大数据处副处长杜金其介绍,在该场景下,依据拟在碳惠通平台备案的《重庆市居民节电碳普惠方法学》,可对居民用电节约行为进行精准的减排量化计量。计算出每户居民家庭节电减碳的排量后,再将其折算为碳积分。碳积分可供居民在该场景下兑换生活用品或者参与其他优惠活动,从而激励大家绿色低碳生活。

  今年7月,居民“电-碳”碳普惠应用场景在綦江等地试点,目前已在70余户家庭推广使用。“我们正在建设重庆市‘电-碳’碳普惠服务平台,同时加快‘电-碳’碳普惠生态圈的构建,争取吸引更多市民和商家进入,营造全社会减排、公众获益、商家平台用户多方互动的碳普惠良好生态圈。”杜金其说。

在“车-碳”应用场景下,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折算碳积分。图为市民正在扫码乘坐公交车。新华网发(龙帆 摄)

  除“电-碳”碳普惠场景外,重庆今年还探索推出了“车-碳”碳普惠应用场景。“车-碳”碳普惠应用场景通过核算重庆市主要道路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水平,确定市民低碳公共出行(公交、地铁)时平均每人每公里减排的水平,再根据公众每次出行的距离计算出该次出行的减排量。

  碳惠通运营方、重庆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长熊伟介绍,市民在“碳惠通”平台注册使用乘车码,在使用公交出行时,平台就会根据个人出行数据进行碳普惠项目开发和减排量申请,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就会成为公众的收益,即折算成碳积分。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量与排放管理处(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刘强介绍,依托碳惠通平台,重庆已初步形成“车-碳”生活应用体系。目前,重庆已将重庆公交集团、安诚保险、青桔单车、滴滴出行、高德地图、T3出行、学习强国电单车等引入碳惠通平台,积极建构覆盖居民出行领域的“车-碳”生活圈,助力低碳发展。

在重庆钢铁中控室,显示屏上正实时显示着当天的污染物排放数据。新华网 陈雨 摄

  新交易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走进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的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钢铁)中控室,显示屏上正实时显示着当天的污染物排放数据。

  重庆钢铁高级副总裁张永忠介绍,生产钢铁时会产生大量富余煤气,为了将这些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重庆钢铁启动建设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机组自发电项目,将富余煤气回收利用进行发电。

  “该项目的投用让企业自发电率比例达到85%以上,减少外购电约4亿千瓦时,节约外购电成本2.72亿元,年可节约标煤11.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5.9万吨。减下来的碳排放量可以进入重庆碳市场进行交易。这种新的碳交易模式,减少了企业购买碳排放配额的成本,较好地实现了降本增效。”张永忠说。

  重庆钢铁是重庆碳市场的履约企业之一。通常情况下,政府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需要履约的企业。如果企业在实际生产中的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如果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

  今年7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公布重庆碳市场扩容。此次拟纳入重庆碳市场的工业企业由原来的152家增至308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5亿吨/年,重庆全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将由33%提升至60%左右。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碳市场扩容将促使更多行业和企业加速企业节能转型,减少碳排放,同时为低排放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收益,促进环保和节能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

  截至2023年8月31日,重庆已累计碳交易量4410万吨,交易金额9.61亿元,推动企业自主实施50余个工程减排项目,减碳效益约800万吨/年,为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新华网发

  新产业

  先进材料产业蓬勃发展

  材料工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正在成为产业基础再造的主力军和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先进材料是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重庆积极布局先进材料产业,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产业集群渐成规模。

  位于重庆涪陵的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是一家专门研究MOFs材料的科研机构。“MOFs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孔道规则、孔径可调等优点,而且绿色环保,现已成功应用到天然气提氦、燃料电池、抗菌阻燃等领域,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生命健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材料选择。”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张浩说。

  用MOFs材料生产出来的燃料电池使用时间更长且安全性能更高,可用于国防领域相关能源装备。“基于MOF材料的过滤器,对半导体高端制程中的AMC(气体分子污染物)过滤效果超过99.99%,更换周期提升1倍,应用于半导体生产的过滤器可实现更小的材料用量,更长的更换周期,更好的产品质量。”张浩说。

  目前,该研究院联合浙江杰俊医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血液灌流材料及装置产品正在开展临床前实验与研究。该项目产业化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行业独角兽企业。

  在万州经开区,博赛集团建设的九龙万博年产360万吨特铝新材料项目,是近年来落地万州的投资最大、产值最高的工业项目。日前,博赛集团与万州区再度“牵手“,正式签约氧化铝智能升级和产能置换、焦电铬一体化两大重点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80亿元,进一步推动重庆先进材料产业持续壮大。

  在长寿,长江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这也是当地通过创新研发机构,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生动写照。

  如今在重庆,先进材料产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材料产业完成规上产值5683亿元,同比增长8.5%,其增加值在重庆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为22.8%。

  根据《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市材料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基础再造取得成效,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