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彰显服务美

  “您是过来建档的吗?”一位年轻孕妇听到医务人员的咨询后,变得有些手足无措,紧紧揪着同行年长者的衣袖,步履微往后移。而旁边的这位长者已是两鬓斑白,正轻轻拍抚着孕妇,伸出她那饱经风霜的手指,重重点了点B超单上的那行医生手写的话语。她那紧紧皱着的眉头和及其细微的呜咽声让我陡然明白,“这位母亲,可能是位听障人士,年轻的孕妇,看神态和表情应该也是不方便沟通的”。

  内心迅速定下结论后,离开分诊台招招手,示意她们跟着我来。微扶着年轻孕妇来到血压计处:“来,咱们坐下来,把手给我,来测个血压。”慢慢引导着孕妇把手臂放入机器中按下开始,当机器开始运作,这位孕妈妈却仿若受惊的小兔子,背向后靠,幸而我一直将她拥在怀中,没有因为剧烈的动作而摔倒,右手稳住孕妈妈的手臂,左手缓缓轻拍她的肩背。“别怕别怕,我们在做检查哦,这个机器不会伤害你的,别怕,我在的。”此时的孕妇母亲也紧紧握住了女儿因无措而乱舞的左手,给予她力量,稳定她心神。最终,血压还是顺顺利利测完了,我紧接着拿出了一张白纸并在上面写道:“我们去另一个地方录入信息,别怕。”

  新修缮的早孕建档室宽敞明亮,绿意盎然的植被以及生活所需的基础设备都显得诊室十分的温馨舒适,将母女两人带到较为安静的沙发处就坐,让孕妈妈在一旁稍作休息,适应周边环境。我们便直接和这位母亲进行了关于孕妇的基础信息交流。

  询问过程,却是远比我们想象的艰难许多。除了最基础的个人信息,较其他孕妇而言很简单的既往病史与孕产史信息等,对于年龄稍大的母亲来说可能是在“听天书”了,我们只得绞尽脑汁,将需要了解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方式叙述在纸张上,幸而这位母亲是识字的,便一人一笔一句话,一张A4纸也就写满了,整个信息整理下来建好档,却是花了一个小时。

  轻轻拍了拍这位母亲的肩膀,“您别担心,现在最基础的事情已经弄好了,我们去找产科医生吧。”正说着,这位孕妈妈连忙起身,天真的挽着母亲的手一起走出房间,我在孕妇的左边拉着她的手轻轻拍着,轻轻的安抚着她。

  顺利地将母女两人带到了医生诊室,向其他孕妈妈解释了这位孕妇的特殊情况,大家表示理解并会多多留意。“您放心,接下来医生会安排基础产检了,这边会有护士继续陪着你们的。”与医生交待完情况后,我转身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时,前进的步伐却被止住了,这位母亲双手紧握着我的右手,很是激动,那双眼分明是泪光在闪烁,旁边的孕妈妈嘿嘿的笑着,眼上眉梢。

  我用左手回握住这位母亲粗糙的双手,在与那位孕妈妈的挥手告别中,我慢慢离开了医生诊室,回归到了自己的工作中。原本以为,此时就告一段落了,直到两天后,我们在患者微信群里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留言:“你好,你还记得我吗,我是那位有听力障碍的母亲,我带着女儿来到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做检查,对于我们而言,接触这个世界本来就有着很多的困难,特别是来到医院,我们不能清楚地诉说自己的情况。当我带着女儿来到这里,真的十分迷茫十分无措,所以,很感谢那天遇见的你,很感谢你的一直陪伴,很感谢你的耐心解释。或许对于你们而言是很微不足道的,但对我们而言,却是极大的帮助,我和我的女儿真心的祝你们生活愉快,千言万语不及一句感谢!”

  收到这份感谢,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正如这位母亲所说,在我们在日常接诊工作中会遇到不同的患者,会遇到各种特殊的就诊情况。比如就诊时不太会运用电子设备的高龄产妇夫妇,从外地赶来只为好好生产的年轻小夫妻,母亲带着极为羞怯的女儿……但在我们的心中,她们却都是一类人,是孕妇,是求医者,她们是因为信任来到了这里,是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来到了这里。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当作亲人,用微笑面对患者,为她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万欣)

  

编辑:张聪聪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