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巫溪金银角

  在宁厂

  巫溪县深涵万汇,除去遐迩闻名的大宁河,仅山溪野水,就有东溪、西溪、南溪、后溪数条,俱大宁河支流。后溪应是县北之溪。巫溪北境山重水复,水流颠簸,而古朴险峭,偏不以方位称之,事出蹊跷。

  我再去宁厂,看见一泓溪水从深山峡谷后穿出,百折千回,至剪刀峰前,汇入大宁河。剪刀峰立柄朝天,双刃大张,锋芒毕露,等待剪着物。后溪之上,宁厂古镇则似一条斑斓的土黄色腰带,拴在峰与水的交接处。在古镇顶头,盘桓着无穷无尽的绵延山群。镇东屹立着青狮白象岩,据说为观音菩萨坐骑所化,岩下有一群似人非人的十八罗汉石礅,仿佛观音请罗汉的光景。

  主人到哪里去了?

  当地土人指点,镇西那山状如金字塔,巍峙眼底,名烂柯山。相传晋时王质上山打柴,看见二童子对弈山腰洞口,残局未终,斧柄已烂,方知确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怪事。这是王质遇仙神话的又一版本。来到这云雾缭绕的仙人洞跟前,回首烟津未改,令人莫名其妙,怪不得刘禹锡说: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没有这样的红尘感悟,引出绝大警醒,绝对写不出那些豁达清丽的竹枝词来的。

  镇南很高的半山腰鼓出一个山峦,也是很高,据说是白莲教女匪盘踞过的山寨。是匪非匪姑且不论。此寨又称为女王寨,用军事眼光来看,需用便携式火箭筒才打得开,所以险而且牢固。镇北的宝源山麓,自生一洞,洞口雕凿了一个石龙头,盐泉从龙口汩汩喷出,是极地道的自流井。我们都不顾仙人和女匪,直接奔到秦人开凿的石泉眼边,掬起一捧盐水舔舔,好咸好咸。听当地人说,先秦有袁氏逐鹿至此,鹿隐洞显,也像我们一样掬水解渴,发现了盐泉。从此,这里便成了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在清朝前期,此地曾有盐灶三百三十六座,煎锅一千零八口,号称万号盐烟。

  盐池正对面,即宁厂古镇。宁厂街道狭窄,房屋多从岩壁中挖洞而建,半洞半屋的,沿河尽是吊脚楼,所以叫作半边街。此洞是否窑洞,没有细究过。半边街并非只有半边,从东到西,随山势河道而建,倒有一二里路长短;这段河流上,竟然有五座吊桥。游人总好奇地想去走一走,可有一座旧藤吊桥在山风晃动下,剧烈摇摆起来,立刻打消许多人潇洒走一回的英雄念头,改而去走现代化的钢绳桥。人走钢索吊桥,哪怕是又蹦又跳的,桥体一晃不晃。

  其实,宁厂镇极似被群山吊起的一座古桥,摇晃在古老与现代之间,一刻不停地被人类借渡。

  多少年来,宁厂都是川东重镇,往来行人极多。那些蜿蜒入云端的青石板小道,是宁厂镇繁华闹热时,随手抖出来的银链。当熬盐的火光烛红整条峡谷的时候,头批背盐的巴山汉子天不明就起身,一步步翻越那些高高的岚桠,然后像雾般消散在崇山峻岭之中。千百年以来,都是这样的。在大宁河沿江的石壁上,不少呈水平线凿出的石方孔洞,就是古栈道的木桩孔。沿着这条古栈道,背盐到巫山县码头交货,便是捷径了,栈木被一双双赤脚踩断过无数次,石板被一双双草鞋磨出无数坑洼。背盐人的歇脚处,慢慢繁衍成一座座乡镇,因盐运而兴,终至人烟稠密。

  我陡起感受,宁厂街上的每一座吊脚楼,都似一只顾影自怜的白鹤。这些巴人居处,为两层木楼,河岸堡坎承载着木楼主体,无数木柱斜插石坎中间,支撑着屋底角。凭空悬在水面的屋体,又像是带顶的封闭阳台,你推开后窗就可以伸根竹竿出去垂钓。据说,重庆交旅集团发现新大陆,看上宁厂的古老和朴拙,与巫溪县协商开发,欲还现代人一种逍遥而朴实的生活。我还发现,后溪河流过宁厂古镇段,很浅,因此很平静。河里堆垒的石块边,潜伏着一种只有两三寸长的小鱼,肉肥厚,极为鲜嫩,当地人称为麻柳鱼。捕鱼的方法非常原始,在竹筷子头绑上一根钢针,轻轻搬开石块,石下隐藏的鱼儿是不会窜逃的,猛一针扎在鱼身上。鱼儿就在劫难逃了。渔夫一针一条,快捷异常,一会儿,就积累起小半碗麻柳鱼,饱饮地吃顿老酒,我看足矣。

  如果把钢针换成鱼刺,这法子,真的很古老。

  秦楚门户

  巫溪是古城,建县于一千七百年前,正是三国对峙的蜀汉。宋时设大宁监,元改大宁州,明清皆置大宁县;民国时候,更名巫溪县。奇怪的是:县城旁边那条河称巫溪时,州县名叫大宁;河称大宁时,县又改名为巫溪。真是奇哉怪也。巫溪的这座县城,还有峡谷桃源的美誉,其地接陕西、湖北,为川东地区重要物资集散地之一。应该是人烟辐辏、物产丰富,可是,巫溪旧县城却小得可怜,当地有民谣调侃说:

  好个大宁县,

  衙门像猪圈。

  堂上打板子,

  满城听得见。

  可见其狭窄状,巫溪县陈旧得发黄的那一页,已经被历史的巨手翻过去了。巫溪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县,已经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县委书记向我们介绍县城建设新规划时说,巫溪如今已扩城十倍不止,昔日阴暗狭窄的街巷,全部改造成标准的新型城市,县城按城市功能分区,进行着快速发展的建设,已经大见成效。

  由此,即兴赋得打油诗一首:

  好个巫溪县,

  高楼栉比建。

  沿河看新城,

  三天走不完。

  三天走不完之说,系夸张,把大街小巷全都走完,那也不是夸张,不信你去走走。

  中国版图如雄鸡啼鸣,巫溪县就地处鸡心部位,还是西安、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张家界五大世界级旅游胜地的轴心,东北通秦楚,又为鄂西、陕南入长江口岸最便捷的通道,他们把秦楚门户的四字真经,作为打造县域经济的金钥匙,放手建设,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

  打开巫溪这扇门,出县城西,遍布着高山草场。这些草场上,绿草与巨树共生,仿佛小鸟依人似的。

  树像小鸟,草场,则是躺倒的巨人。

  巫溪最大最美的草场,那就是红池坝。选择无数高点俯瞰,红池坝宛若一只只铁锅,半锅以下绿草茵茵,锅沿边儿生长着桦树林,远望似青烟冉冉,云雾缭绕。这锅沸腾着哩。云雾缭绕时,烟霞就在锅里凝聚,团团漂浮着,如烹日月星辰。

  草场里当然有无限的快乐与隐秘。

  六月的红池坝,花儿都开了,碧绿的草色中,往往凸现出无数异色。那定是星光。朝阳斜照在草地上,再镀上一层浅红的雾霭,放眼看去,真是一片红草海。我想这就是红池坝的得名。树色又尽是碧绿的,看上去,像裹着一层脂油,因而闪闪发亮,去抚摸树枝树叶,滑不留手,嫩得能掐出水来。太阳升起来了,草色遥看,似一片浓绿在锅底滚动。离得人近时,绿草上的叶络历历可数,草尖泛着微黄,渐行渐远,草面上的黄,就浅了,再翻黄白,终止白茫茫一片。哦,那是山雾。阳光隔着雾障照入了,愈远,光线愈微弱,草色翻转成了一片深绿。

  红池坝当然是五彩缤纷的,是繁盛的花的草场,并非仅仅一坝绯红。

  巫溪风光的极致,是双溪溶洞群,其山若屏风对峙,其洞若繁星密布。我曾经乘新落成的攀岩电梯到过琳宫。这里,昔为古寨,是巫溪人躲兵避匪的藏身地,全长千余米。琳宫分为五大部分。首洞仙翁殿,迎面一尊十米高的仙翁形钟乳石,傻乎乎地对着我们笑,殿内石林密匝;次洞玉竹林,这些石竹,均是千万年生的石仙竹;第三洞据说是巫山神女的老家瑶池,正中一湾清水,池边石是神女沐浴时,挡风避寒的金丝玉罗帐,被灯光辉映得熠熠生辉;第四洞叫龙宫,规模十分宏大,四壁隐显出暗纹,宛如一幅幅的水墨画,正中一根顶天立地的钟乳石柱,径只四寸、高近七丈,是龙王爷搁置的定海神针;龙宫往下行,便到海底世界,深近千米,有水帘洞、水母、瀑布泉、海石花、海螺、神龟托塔,琳琅满目的呃,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乘坐缆车,从空中越过大宁河峡谷,对面就是古桃源洞,高大而宽敞。著名雕塑家江碧波在洞中塑了好几组巫的故事。巫是远古时期的全能智者,巫文化沉湎于个人性灵,移情于自然崇拜,关注死生,向往着拯救。其主神有巫咸、巫盼、巫彭、巫礼,除巫姑嫩白秀丽外,无不丑恶异常,感觉皆为恐吓儿童夜啼的恶物。

  当时还做了一件有惊无险的事,便是由双溪溶洞下漂十几千米到巫溪县城,九曲宁河没有这漂,一定是被导游整了冤枉。然而,敢不敢去漂上一漂,是游者的选择。我是信奉君子不涉险地的。听导游介绍,由双溪码头下水,游人身着充气救生衣,乘坐柔软的橡皮船,沿宁静的春水,悠悠漂浮而下。真的悠悠?沿途会经过古木苍翠的谭家墩、危峰峻岭的凤凰寨、龟蛇静卧的荆竹峡、四季如画的月牙峡,涛声方止,而水色未变,便抵拢巫溪县城了。

  过庙峡

  出巫溪县城十里许,白杨河与大宁河交汇奔流,便形成庙峡。这段峡谷,全长二十二千米,因景多、山雄、滩急、瀑奇,所以风光无限,又称妙峡。

  妙在涛声不断。

  船入庙峡不远,左岸可仰望云台山,其主峰海拔一千二百米,俗话说云从云台生、又从云台散。这座云台山的确像是白云故乡。此时此刻,仰望白云台,云缠雾扭着,如封似闭,青峰则隐现不定。云无心以出岫,岫,就是这座青峰翠岭上的石平台?我刚刚去过云台。云台峰顶有观,亦名云台,是四楼一底的流金玉皇楼。云台观是儒佛合一的道场。观里应该供奉老子三清还是玉皇大帝,我心里当时就犯了糊涂,有些云里雾里的。再望着河谷思索,云台山下,临河的石壁是沉积岩,有十来丈长,其弯如半圆,数数共有七层,层层岩石颜色不一,应称为七彩虹石罢。于是我便对这彩虹石壁有了发现权。不知道发现大自然的奇观,可不可以申请专利,抑或获得一个荣誉县民的头衔?彩虹石上面开始飘来淡淡的雾,越往顶上越浓,终于看不见云台峰,过得一会儿,雾被阳光和风打散,峡谷上的空间缓缓亮开了,而那些云,成了几缕游丝。

  这时,船已经行过两个滩口。我们乘坐的,是在大宁河上常见的带篷机动船,船身很宽,舱内并排坐四个人,中间还有过道。专放白龙过江景点。这种船,大都做了班船。我们一行有四十来人,还有几个船工。他们既是防搁浅时下河推船的人力,又是检票员、乘警、艄公。船的柴油机推进器在尾部。舵却装在船头上,很长,用一根方方的青杠树干做成,导航之外,还可以用来排浪,一桨一桨地,碾碎深水处的漩涡。船过浅滩,这舵就没用了,船工们或者撑篙,或者调转船头开倒车拉;而遇着激流,也得用篙使劲点住或调船开车稳住,缓慢下行。在更开阔些的水面上,尽管超载,船还是加快了速度,宁静的河水便在船侧发颤般抖动,像山风里飘荡的绿色绸缎。这时候,我才确切地感受到排浪这个词的细腻与独到。突然之间,船底擦响了滩石,这就到了龙溪镇了。

  记得上次过庙峡,龙溪码头满站着十多个人,好心的船老大想顺便搭三个两个的。船一靠,乘客就蜂拥而上,船舷立刻吃满了水。候船的一家人中,还有未能上船的,船上的高呼我要下船,船老大只好又靠拢去,码头上的人全都挤进船舱,把过道塞得满满的。于是又有乘客抗议,威胁说要给港监局打手机举报,船老大害怕了,只好又把超载上的新客全部赶下去。这一切,没有动武,也没人抱怨等待,似乎很自然而毫不足奇。

  再往下行,到了举世闻名的白龙过江景点。这时山洪暴发,从右岸一百八十多米高的岩顶,水如雷鸣般泻下一股飞瀑,远远望去好像一条巨大的水龙。这条白龙从高空翻滚而下,然后触地反弹,跳过五十米宽的河谷,全数冲击在对岸的毛竹林上,被千百杆翠绿的竹子一挡,抖散成亿万颗银珠子。碎水花顿时弥漫峡谷。船过其间,栗子大的水珠打得顶篷噼啪乱响。白龙水帘被正午的阳光一照,游人便似置身于万花筒中,一闪一晃地变幻图案。船过不多一会儿,所见的,就只是碎玉散珠了。再往下行,回头看见的,只是一股白水柱跳过大宁河,钻入云雾。船工说,到了冬春水枯,万木萧瑟,飞瀑便化成百十道涓涓细流,只是接天垂壁,形如珠帘,所以又叫作珍珠帘。

  这是白龙瀑的特异处了。

  船临白龙瀑和驶过白龙瀑时,我赶紧掏出相机照、又用摄影机拍摄,以为定有所获,到家打开一看,全是白茫茫一片云雾,仔细想了想,上下数百米之中,细水弥漫,哪里拍得出景来。

  一水下行,庙峡一步一景,一景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比如眼前的香炉石、阳雀滩、蛮子洞、烂船湾,还有攀缘跳跃的顽猴,轻浮戏水的鸳鸯,神秘莫测的岩棺,仅余孔洞的栈道,数不胜数。沿途还不时碰到一艘又一艘高举巨大铁耙的船,问了问船老大,说是疏浚河道用的拖沙船。疏浚船利用杠杆原理刨开河滩的砂石,这又是一种少见的疏浚河道的古法。庙峡风光,实在是看不尽,以致临别依依难舍,面对诸多县领导,送了巫溪两句话:

  来了不愿走,

  走了还想来。

  庙峡出口就在巫山境内的大昌镇,在清代以前,大昌曾长期置县,地处大宁河宽阔处,四周良田沃野,自古客商云集。有民谣说:到了大宁大昌,三年不想家乡。可想见大宁河的风流繁华。现在尚存的大昌古镇,民风依旧淳朴憨厚,屋舍多为明清建筑,是我国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镇之一。

  大昌镇以下,即百游不厌的小小三峡。(文/刘运勇)

编辑:陈蒙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